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陳立君:玩藝術,是為了帶給人幸福

來源:《藝術+》雜志 作者:宋婷 2013-04-02

74歲的陳立君是湖北美術學院退休的老教授,這位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表現(xiàn)出不同尋常的精氣神與活力。她利用廢舊的襪子、泡沫、棉衣、碎布、毛線等物品堅持創(chuàng)作布偶30余年,這件事在美院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陳立君的一雙巧手,讓不起眼的廢棄物都閃動起生命的火花。”這是朋友們對陳立君這位軟雕塑家最為中肯、契合的評價。

初次接觸陳立君教授就能感受到她身上自然而然散發(fā)出的幸福感,特別是當她提起陪伴她30余年的“老朋友們”,便能夠滿面笑容地與你聊上一天。蹲馬桶的孩子、牽手散步的老夫妻、擁抱的爺孫……一走進陳立君的臥室,映入眼簾的都是她創(chuàng)作的布偶,床頭、窗前、床底、走道,只要能放娃娃的地方都被她利用起來,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娃娃的原型包括邵聲朗、劉依聞、梁培裕等美院教授。只要仔細觀察這些布偶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每一個布偶都有一張表情生動、幸福洋溢的臉。

在陳教授的眾多作品中,有兩個系列最能體現(xiàn)她所說的“樂”字,那就是《奶奶的舞蹈》和《擁抱》。《奶奶的舞蹈》系列的原型是70年代的美院學生在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中大跳大頭娃娃舞的場面,大大的套頭造型憨態(tài)可掬,人物的笑臉更是為這套作品增添了不少喜氣;而祖孫相擁,彰顯濃厚親情的《擁抱》系列則會將人不知不覺地帶入一種溫馨的氣氛之中。除此之外,體現(xiàn)湖北地域特色《湖北道情》、《夏日納涼》等作品還曾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要是把這一套娃娃擺在家里該多有趣啊,天天看著就高興!”這是在12月20日首屆湖北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上,一位觀眾做出的評價。

陳教授的創(chuàng)作靈感全部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她的創(chuàng)作也以表現(xiàn)當代人的普通生活為特點。在這些帶著濃厚幸福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古稀老人仍懷著一顆年輕的心。有誰能看出這些藝術品的作者曾經連針線都拿不好?這些陳立君用心血塑造的人物不僅融入了她的智慧,還融入了她對藝術的追求。憑借著這股動力,陳立君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超越自己,并決定在這條路上堅定不移的繼續(xù)創(chuàng)作下去,即使軟雕塑并不是受人追捧的藝術種類。

30多年來,陳立君創(chuàng)作的娃娃沒有出售過一個,并不是沒有人提出購買這些藝術品,而是在她心里那些娃娃都是她的朋友、她的寶貝,每一個都獨一無二,她舍不得,更不愿意用金錢去做交換。“藝術創(chuàng)作不是為了賺錢,能給大家?guī)砜鞓肪蛪蛄?。假如有機會辦展,我希望街坊朋友、喜歡我作品的市民都能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家伙’。”這就是陳立君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許下的第一個心望,我們希望她的愿望能夠成真,也希望同樣有著藝術夢想的朋友在藝術之路上能夠堅持到底,讓藝術說話,讓藝術帶給人幸福,讓藝術點亮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