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應該在玩賞中品味藏品所蘊涵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探尋藏品折射出的時代氣息,透過古人留給我們的生活氣息和文化韻味,了解當時是一個什么身份、什么樣的人喜好這些精美的器物,體會收藏帶來的幸福和快樂。”近日,已加入收藏隊伍10余年的我市收藏愛好者劉波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對收藏總結出來了這樣一段話:“收藏者的快樂是出自喜歡和熱愛,為藏品嘗盡甜酸苦辣而無怨無悔。”
劉波上班以后就開始收藏郵票,2000年又轉向收藏瓷器。說起收藏瓷器,劉波告訴記者,多年前,他在舊貨市場見到很多攤主都有瓷器在賣,有完整的也有缺頭斷腿的,甚至還有一片一片的,但上面歷史的積淀和痕跡讓他覺得很親切,于是動了收藏的念頭,也算上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吧。
從那之后,劉波工作之余就去舊貨市場逛。隨著興趣的逐漸增加,他有時候還到鄉(xiāng)下去淘寶,因為那里有漏可撿。很多收藏者說起撿漏都滔滔不絕、津津樂道,可是讓劉波記憶猶新的是撿漏時花錢買到了假東西。劉波講述了當時他因鑒別能力不夠而上當?shù)囊患隆?003年,有一個人主動和劉波聯(lián)系,說手里有一個花瓶想出手,要價萬余元。討價還價沒有幾個回合,價格就談到了幾千元,劉波感覺賣家真是爽快??墒菍τ诠ば诫A層的收藏者來說,一下子拿出幾千元也非易事。賣主似乎看透了劉波的心思,主動提出差額部分可以拿藏品來抵。正在猶豫不決的劉波再也經(jīng)不起誘惑,最終拿了一些藏品和現(xiàn)金,換了那個花瓶。回到家后,劉波經(jīng)過仔細辨別,方知上當受騙了。這件事讓劉波下定決心要練出“火眼金睛”。
上當受騙打了眼,對于收藏者來說是常有的事,要想遠離它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自己的見識。吃一塹,長一智。從那之后,劉波就常常跑市場,閱資料,做筆記,逐漸豐富了收藏知識。憑著刻苦鉆研的韌勁,劉波的藏品漸漸豐富起來,有清代的、明代的甚至還有宋代的、唐代的。
記者問劉波現(xiàn)在哪一類是他收藏的側重點。劉波毫無掩蓋地說,單色瓷器以及稀缺類品種成為他關注的重點。隨著鑒別能力的提高,經(jīng)常有藏友、同事及陌生人慕名請他去做鑒定,有的還請他陪著去古玩市場買藏品。經(jīng)過在市場中的錘煉,劉波逐漸提升了鑒別古玩物件的能力。
每一件瓷器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從開始制坯到瓷器的畫工,劉波仿佛看到一件精美的瓷器在工匠們手中應運而生,用獨特的形態(tài)傳遞豐富的內(nèi)涵。現(xiàn)在的收藏品市場,某種藏品價格一旦被炒上去,很快就會有贗品橫行,充斥收藏品市場。談及收藏品市場的這一現(xiàn)象,劉波告訴記者,很希望有識之士組建一個集交流、交易、交換以及磋商、研討藏品的平臺,一個讓藏品爭奇斗艷的花園。同時他也表示,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為中國文化的傳承,作出自己點滴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