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琥珀:萬年古物成收藏新寵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 2012-12-10

琥珀作為一種珍貴的有機寶石,被譽為“世界上最輕的寶石”,其觀賞性和藥用價值都很高。

琥珀是4000萬年至6000萬年前的針葉樹木分泌出來的樹脂,由于地殼運動深埋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樹脂化石。有些還隱含了遠古時代的螞蟻、蜘蛛、蚊蟲之類的昆蟲和植物的種子以及炭化的樹葉。作為一種珍貴的有機寶石,琥珀被譽為“世界上最輕的寶石”,其觀賞性和藥用價值都很高。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琥珀藝術(shù)品收藏寥寥。隨著臺灣宗教文物市場的繁榮,琥珀開始在我國臺灣、香港地區(qū)和新加坡、日本流行,近年來, 許多歐美藝術(shù)品藏家開始競購,琥珀一躍成為收藏品市場新寵。2011年,國內(nèi)琥珀工藝品的價格翻了一倍,今年又漲了五成以上。萬年古物的價格正在日新月異。

琥珀的古今中外傳奇

琥珀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不透明的琥珀,因其“色如蜜,光如蠟”,又被稱為“蜜蠟”。蜜蠟質(zhì)地柔美,色澤溫潤,自古中醫(yī)認為它能安心神,助睡眠。佛家視其為吉祥之物,將其列為佛教七寶之一。

在中國,收藏琥珀歷史悠久。李白有詩“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有人認為“琥珀枕”是指美女趙飛燕的珍玩,琥珀枕的下落至今還是一個謎。到了清代,琥珀被做成官員帽上的頂珠,被串成朝珠,各種琥珀掛珠、琥珀鼻煙壺、琥珀手串、琥珀擺件成為貴族名流經(jīng)常佩戴和收藏的裝飾品。

波蘭的格但斯克是“琥珀之都”。在這座常住人口不過47萬的小城里,聚集著一萬多家琥珀生產(chǎn)商。波蘭人說,古羅馬時代是琥珀的第一次興盛期。當時只有下層人把琥珀當作首飾佩戴,上層婦人則把琥珀球握在掌心,用來去除異味。商人們把成批的琥珀從波羅的海沿岸運到地中海,這些貫通歐洲南北的路線,后被稱作“琥珀之路”。

16世紀至18世紀,琥珀成為歐洲的一種時尚,深受各階層的喜愛。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圣彼得堡的琥珀廳是用上好的琥珀、歷時10年建成。

二十世紀以后的歐美,琥珀工藝品大都是老婦人戴的首飾,樣式傳統(tǒng),做工精細。琥珀重新熱起來的原因之一,是1992年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的上映。影片中的科學家通過琥珀中的蚊子血液,提取出侏羅紀恐龍的DNA。正是這部電影“讓美國人對琥珀迷瘋了”。這種熱情從1990年代初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末。

最值得收藏的琥珀

目前國內(nèi)拍賣會上的天然琥珀藝術(shù)品的成交率和價格都比玉石低,清代的琥珀掛珠、手鏈的成交價格在4萬元至6萬元之間。由于海內(nèi)外琥珀成交價格存在落差,東南亞的收藏者已開始關(guān)注我國拍賣市場,國內(nèi)琥珀藝術(shù)品收藏正漸入佳境。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琥珀產(chǎn)地有100余個,根據(jù)其出產(chǎn)地域不同而大致分為海珀和礦珀兩種。海珀主要分布在波羅的海沿岸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立陶宛等國,琥珀存量占世界80%以上。遠古時代,這里生長著一種會大量出油的松樹——現(xiàn)在人們叫它琥珀松樹。黏稠的油脂經(jīng)過上千萬年的洗禮,變成化石,這就是琥珀原石。海珀的密度低于海水,可在水面上漂浮,也稱海石。海水把它們沖上岸,在海岸石英砂、淺水灘和黏土礦床中被開采。國人在大商場里看到的琥珀,大都是來自于波羅的海的海珀。

礦珀主要分布在緬甸及中國撫順等地。礦珀的年代久遠、品質(zhì)堅韌,一般呈黃色或金黃色,其中含有昆蟲的品種最為珍貴。礦珀生成周期比海珀長將近3000萬年,特性要優(yōu)于海珀,礦珀價格要高于海珀2倍以上。

業(yè)內(nèi)還有一種分法:根據(jù)顏色可分為赤紅色的血珀、金黃色而且透明的金珀、在紫光燈下呈現(xiàn)藍色熒光的藍珀,還有綠珀;摩擦會產(chǎn)生較大的松香味的叫香珀,內(nèi)含昆蟲、植物的叫靈珀。溫潤無瑕的琥珀屬上品,含有完整昆蟲或植物的靈珀則為珍品,既透明又有昆蟲的就更珍貴了。

濟南的琥珀收藏專家梁藝譯認為,琥珀品種很多,質(zhì)量差別很大,有投資價值的只是少數(shù)。溫潤如玉、晶瑩似水晶、無瑕疵和雜質(zhì)、聞著還有微香的就是好琥珀。琥珀當中,藍珀和綠珀最少最珍貴,夾雜著金片的金黃色琥珀、乳白色的琥珀也價格不菲。同類琥珀,體積越大,質(zhì)量越重,價值越高。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進口加工國和消費國。琥珀原石多來自于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琥珀大料在原產(chǎn)地的價格近幾年大漲,漲幅遠高于小料的價格。廣東是琥珀的集散地和加工中心,有全國最大的琥珀市場,但還未形成知名品牌。

如何鑒定天然琥珀

現(xiàn)在市場上的假琥珀很多,重量、色澤都和真琥珀差不多,一般人很難辨認。假琥珀有兩種,一種是用柯巴樹脂、松香等天然樹脂來冒充琥珀,另一種則是用塑料等材質(zhì)人工合成類似于琥珀的物質(zhì)。

如何區(qū)分真假琥珀,專家建議用六種方法來鑒別:

一是測比重。天然琥珀的密度在1.05至1.10之間,質(zhì)地很輕。把琥珀放到濃度為25%的鹽水里,天然琥珀會浮起,贗品會下沉。

二是針燙。用燒紅的針燙琥珀表皮,天然琥珀會發(fā)黑,但不黏針,且有松香味道。贗品會黏針還拉絲,甚至有塑料味道。

三是聽聲。無鑲嵌的天然琥珀串珠,放在手中輕輕揉會發(fā)出柔和且略帶沉悶的聲音,贗品聲音會比較清脆。

四是看光澤。天然琥珀自然溫潤,贗品光澤和質(zhì)地都顯得發(fā)冷發(fā)硬,內(nèi)部包裹的東西也會感覺僵硬;天然琥珀在陽光照射下,角度不同,顏色深淺和折射不同,贗品無此效果;把琥珀放在驗鈔機下用紫外線照射,天然琥珀會發(fā)出綠色、藍色、白色等熒光,贗品不會變色。

五是用乙醚測試。用含有乙醚的指甲油洗甲水,擦拭琥珀表面,天然琥珀沒什么反應,贗品會被腐蝕。

六是測靜電。將琥珀在干衣服上摩擦,天然琥珀可以吸起碎紙屑,而贗品不會。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