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過200人的非公開發(fā)行不屬實,投資者知情權未得保障,藝術份額評估混亂,高管言論與事實不符,二級市場中存諸多疑云……
2011年11月24日《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 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頒布于中央政府門戶網(wǎng)站。當月28日,證監(jiān)會宣布成立工作小組,配合各省級人民政府落實國務院決定要求,推動省級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從證監(jiān)會的表述看,此次清理整頓的主體仍是各地方政府。
受國務院《決定》調整的各地文交所,部分已做出回應。漢唐文交所11月21日公告稱“自2011年11月22日起對所有交易品種進行停牌”,泰山文交所11月25日公告稱“清理整頓和規(guī)范期間,不再受理新作品的上市申請和掛牌事項”,海峽文交所11月28日公告稱“關于《琢墨江山》藝術品資產包,將尋求合理的處理辦法”。
漢唐藝術品交易所董事長鄭惠文在國務院《決定》被披露后公開表示,“我們的藝術品份額交易是持有人不超過200人的非公開發(fā)行,只要再修改一下交易規(guī)則,比如不進行連續(xù)性競價交易,將每日交易改為每五天交易一次,這樣就符合國務院這項決定的要求了。”
但漢唐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投資者不接受他的說法,連日來投資者組成藝民維權聯(lián)盟,就漢唐藝術品上市以來的諸多問題提出質疑。
11月25日,藝民代表前往漢唐文交所與該所副總經理汪韶煒交涉,希望漢唐按8月13日的承諾,如果屆時國家政策不允許,漢唐董事會考慮將上市一年跌破發(fā)行價的藝術品由保薦商按發(fā)行價回購。“對方表示:“退錢,不可能,我們等待政府的具體政策。”
11月29日,漢唐藝民代表、投資者黃先生向記者陳述了漢唐藝術品交易的重重“罪行”。
一宗罪:“非公開發(fā)行”不屬實
漢唐11月21日的停牌公告中稱“漢唐一直堅持確保單個品種(資產包)持有人累計不超200人、以非公開發(fā)行方式向會員發(fā)售藝術品份額的方式進行交易”。黃先生認為,這與事實嚴重不符,有誤導與逃避承擔責任之嫌。
他說,“漢唐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藝術品份額發(fā)行公告和發(fā)行說明書,在發(fā)行說明書中明文寫著‘公開發(fā)行’或‘公開發(fā)售’字樣,并且是向投資者網(wǎng)上公開發(fā)行,以搖號抽簽的方式進行,雖然一級市場中簽人數(shù)控制在200人,但二級市場交易完全放開,不受人數(shù)限制。這與漢唐公告所謂的累計不超200人明顯不符。”
二宗罪:未保障“知情權”
據(jù)《漢唐藝術品交易所交易規(guī)則》第11條規(guī)定:投資者享有對藝術品和份額交易信息的知情權,包括但不限于藝術品的基本情況、發(fā)行上市過程中披露的重要信息、交易過程中披露的相關信息。
漢唐官網(wǎng)于今年7月公告稱:核準北京永昌和順文化傳播中心、北京藝力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保薦機構資格。時隔僅一個月,細心的投資者從公開資料中了解到,藝力公司因“簽約后1個月未提供500萬元的資產證明”而被取消保薦資格。但漢唐從未在官網(wǎng)上進行公告說明。
令投資者更不可接受的是,一家名為“北京天河嘉澤投資有限公司”的單位,為《匡劍油畫》、《曉魯油畫》、《冠中版畫》3個藝術品份額實施保薦,涉及金額2440萬元。但漢唐從未對外公告核準“天河嘉澤”取得保薦商資格的信息。
記者查詢北京天河嘉澤投資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料發(fā)現(xiàn),其成立日期為2011年8月30日,9月16日就保薦《匡劍油畫》發(fā)行上市。從征集藝術品、評估、編制上市相關資料到交易所審核,僅耗時半個月,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黃先生說:“漢唐的保薦商名單有的公告,有的不公告,違反了公開、公正、公平原則,侵害了我們的知情權。”
此外,漢唐在北京工商局登記的經營資料顯示,其經營范圍包括銷售工藝美術品、藝術品交易服務、項目投資等,但并不涵蓋藝術品份額或藝術品產權交易。
三宗罪:評估混亂 公證早于創(chuàng)作
《冠中版畫》份額由10幅版畫組成,根據(jù)《發(fā)售說明書》所述,“這10幅版畫每幅畫上都有吳冠中先生的親筆簽名、編號,由北京市公證處逐幅公證,并附有收藏證書。”
黃先生指出:“《發(fā)售說明書》中只看到2張公證書,這么重要的證明,為什么不一一公布?其他有關吳冠中的生平介紹卻占據(jù)了很大篇幅。”
更使人費解的是,一幅注明作品年代為2009年的版畫《張家界(10.01,0.06,0.60%)》,在《發(fā)售說明書》第八頁上的《公證書》落款日期竟是2006年2月8日。公證日期比作品日期早了3年。而另一幅名為《石榴》的作品,作品年代2001年與公證時間2002年匹配。
今年8月,當漢唐第一批份額產品《白玉鏈瓶》、《翡翠百財》發(fā)行時,其“估價過高”問題便受到質疑。鄭惠文曾拿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出具的鑒定證書,向《人民日報》記者表示“漢唐不參與評估過程,只負責找對應的專業(yè)協(xié)會為藝術品評估”。
記者注意到《白玉鏈瓶》和《翡翠百財》是由上述委員會聘專家進行評估鑒定的,《匡劍油畫》是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藝術品評估委員會聘專家鑒定的,而在《曉魯油畫》、《冠中版畫》的《發(fā)售說明書》中,負責定價的評估機構赫然寫著“漢唐藝術品交易所評估委員會”,這顯然與“漢唐不參與評估過程”的說法相悖。
黃先生告訴記者:“投資者從來沒有在漢唐官網(wǎng)或媒體上獲知,交易所居然還有個評估委員會。事實證明,是漢唐自己來評估《曉魯油畫》和《冠中版畫》這兩個上市藝術品的。”
在漢唐《交易規(guī)則》中,記者查閱到有關“鑒定評估”的規(guī)則,稱“在本交易所申請發(fā)行上市的藝術品,必須通過本交易所認定的權威專業(yè)機構鑒定評估”。
黃先生還透露:“投資者在漢唐官網(wǎng)公告上只能看到《白玉鏈瓶》和《翡翠百財》的評估鑒定書和保險證明,看不到《匡劍油畫》、《曉魯油畫》、《冠中版畫》3個份額的評估鑒定書和保險證明。同樣是上市品種,為什么有的有,有的沒有?不公布相關文件說明這里面很可能有貓膩,至少漢唐管理相當混亂不規(guī)范。”
四宗罪:高管言論不實
2011年8月,首批藝術品份額《白玉鏈瓶》、《翡翠百財》發(fā)行時,鄭惠文曾接受《中金在線訪談之文化名人坊》節(jié)目采訪,在回答主持人關于申購進程的問題時,鄭惠文表示:“現(xiàn)在已經超過總份數(shù)的3倍了,預計能超過5倍。”
針對官網(wǎng)上公布的《白玉鏈瓶》、《翡翠百財》中簽號碼尾號描述和總計200個中簽號碼的說法,黃先生進行推算,結果他發(fā)現(xiàn)《白玉鏈瓶》申購為總份數(shù)2.8倍左右,《翡翠百財》為2.14倍左右,未達到鄭惠文所說的已超過3倍,更不要說預計的5倍了。黃先生說:“其他3個份額都有配號公告,但惟獨這2個份額沒有配號公告。正因為高管此前的失實陳述有誤導投資者之嫌,他們才不愿意透露。”
另外,在藝術品原持有人和保薦商是否擁有首發(fā)份額問題上,黃先生認為漢唐也是自相矛盾之處。汪韶煒在接受《大眾理財顧問》采訪時曾表示:“在藝術品上市發(fā)行時,除了保薦商可以有5%的份額戰(zhàn)略投資外,所有投資者必須經過網(wǎng)絡申購發(fā)行搖號中簽的方式投資藝術品,原來物品持有人不能保留任何份額。”
不過,在《曉魯油畫》、《冠中版畫》的《發(fā)售說明書》中明確顯示,保薦商優(yōu)先申購20%、19.41%的份額,而非先前對媒體宣稱的5%。
五宗罪:二級市場之亂
除了上述不規(guī)范的操作外,藝民對漢唐混亂的二級市場也提出了質疑。8月26日首批份額上市后,成交量巨大,盤中經常有對倒現(xiàn)象。在投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漢唐對系統(tǒng)進行“試運行”,用成交量測試漲停板和跌停板。未經公告的實盤測試,使得投資者賬戶市值蒙受巨大影響。
還有投資者懷疑漢唐存在著內幕交易,如《匡劍油畫》 所謂的律協(xié)保薦商及持有人承諾的15%護盤資金,在二級市場買入份額公告當天就過手轉讓給了東方嘉諾理財公司,之后連續(xù)三個交易日跌停,造成投資者大幅虧損。投資者多次通過QQ群和客服電話要求公布這項重大交易的價格,而漢唐一直置之不理。
此外,漢唐相關異動成交的盤后信息公布也令人疑惑,公布的異動賬號后四位多次出現(xiàn)0001、0002、0003、0004等,且經常同時有二三個0001或0002賬號出現(xiàn),以致投資者無法做出判斷。
【編輯:湯志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