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海外回流藝術品春拍耀眼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路曉丹 2011-06-11

2011年的春拍大戲已經(jīng)接近尾聲,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國內的拍賣市場并沒有類似股市、樓市的低迷,反而延續(xù)了去年秋拍以來的持續(xù)高溫。從成交額來看,13天內,嘉德、保利先后刷新中國藝術品單季拍賣紀錄。

 

此外,今年的春拍舞臺上,還有另一個亮點,就是海外回流作品大規(guī)模出現(xiàn),并且屢創(chuàng)佳績。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國內拍場持續(xù)高溫,新進買家日益增多,而精品多集中于少數(shù)出貨意愿并不強烈的大藏家手中,因此使得各大拍賣行紛紛叫苦拍品征集困難;另外一方面,國內賣家的心理價位隨著市場水漲船高,某些拍品過高的起拍價無疑放大了流拍的風險。

 

海外專場創(chuàng)佳績

 

6月3日晚間,吳冠中的一幅《獅子林》在不到7分鐘的時間內,以1.15億元的高價在保利成交,刷新了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品的成交紀錄。與此同時,“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專場的25件作品全部成拍,總成交額達5億元。除了高成交額,這個拍賣專場還有一個吸引眼球的特點,那就是25件拍品全部征集自海外。

 

今年春拍,藝術品海外回流趨勢增強,各大拍賣公司紛紛出海搜貨,海外專場數(shù)量明顯增多并且成交活躍。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嘉德春拍上,除傳統(tǒng)的“四海集珍”專場外,嘉德還著力推出了“我見青山多嫵媚——新加坡藏陸儼少專場”,該專場不僅100%成交,拍品成交價也都達到了預估價的2-6倍。

 

保利更是強調了“海外”這一關鍵詞,在春拍的48個專場中,拍品源自海外的專場數(shù)超過10個,領域涉及書畫、犀角、玉器等多個品種。其中,“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渡海三家”海外集珍、海外犀角雕刻珍品、春水秋山——海外藏宋元明清玉器四個專場,成拍率均達到100%。

 

在剛剛結束的匡時春拍中,海外題材也盡顯風光,不僅亞洲重要私人收藏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取得“白手套”佳績,兩個海外回流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也成功斬獲2.13億元,成拍率超過97%。

 

不僅成拍率高,海外回流藝術品的數(shù)量在各公司拍賣中占比也越來越高。保利拍賣執(zhí)行董事趙旭對媒體表示,“我們今年春季的拍品有70%以上來自海外。”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也坦言,匡時的業(yè)務人員,在拍品征集的四五個月中,有70%的時間是在世界各地奔波,今年春拍中,匡時拍品總數(shù)的60%以上來自于海外。

 

統(tǒng)計顯示,1996年之前,海外回流藝術品在國內拍品中占比不足20%,而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提升到40%左右。上海市收藏協(xié)會會長吳少華不久前曾透露:“百萬級以上的藝術品中,目前海外回流的拍品要占到70%以上。”

 

淘寶海外出于無奈

 

雖然今年春拍海外回流作品“叫好又叫座”,但是拍賣公司對此卻感到很無奈。

 

董國強對記者表示:“海外征集拍品對拍賣公司來說成本非常高也很辛苦,去海外淘寶,主要是出于無奈,因為國內拍品征集的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

 

他形象地描述說:“以前,拍賣公司請收藏家吃飯,都是告訴他們,我們今年收了什么好東西,您是不是來看看。現(xiàn)在拍賣公司請收藏家吃飯,話題都是,您手里的什么寶貝是不是今年拿出來在我們這里拍?”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國內珍品收藏集中在少數(shù)藏家手中,而大藏家出貨意愿不強是目前國內拍品征集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今年劉益謙試探性拿出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一舉拍出4.255億的高價,大賺3.5個億,但這顯然還沒有成為一種常態(tài)。

 

今年年初,不少拍賣行就公布了海外征集路線,紛紛開始跑馬圈地。其中,保利、嘉德等拍賣行主要瞄準北美地區(qū),匡時今年展開了對北美市場的競爭,但關注重點依然聚焦在日本、中國港臺等國家和地區(qū)。

 

“海外回流的趨勢近幾年會越來越大,有能力的拍賣公司會盡可能走出去。”董國強判斷。

 

他認為,海外回流藝術品對國內拍賣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海外藏家原始收藏成本低,很多是祖?zhèn)骰蛘呤呛芏嗄昵暗蛢r購入的藝術品,因此對起拍價的要求普遍較低,容易成拍;二是海外回流的藝術品中,來源清晰的精品對行家有絕對的吸引力,給拍賣帶來足夠旺的人氣,有助于市場的繁榮。

 

 

相關鏈接

 

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人氣旺

 

目前來看,海外回流藝術品雖然涉及拍賣品種多樣,但仍以中國書畫,特別是近現(xiàn)代書畫為主。

 

從成拍價格來說,近現(xiàn)代書畫在海外回流藝術品中優(yōu)勢明顯,過千萬作品不勝枚舉。吳冠中《獅子林》以1.15億元成交不必多談,同場拍賣的《木槿》、《雙燕》也分別以6325萬元、4600萬元的高價成交。

 

此外,保利“渡海三家”專場成交榜首的張大千《大威德佛》成交價達3450萬元;匡時海外回流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狀元徐悲鴻的《英雄圖》,經(jīng)過十余輪的競價最終以2530萬元成交。目前中國藝術品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也是由海外回流書畫保持,即去年秋拍保利成交的4.3億天價拍品《砥柱銘》。

 

董國強分析說:“中國書畫特別是近現(xiàn)代書畫走俏,主要還是由于藏家對這個領域的熟悉度高,參與者多,新藏家對這個領域也最為關注。人氣旺帶來了持續(xù)的強勢。”

 

關注春拍

 

2011年春拍已經(jīng)接近尾聲,隨著各家拍賣行的一一收槌,一項項紀錄被重新書寫。

 

嘉德:總成交 53億

 

嘉德此次春拍總成交額達到53億元,創(chuàng)造4項新的紀錄,分別為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4.255億,創(chuàng)近現(xiàn)代書畫世界紀錄;陳逸飛重要作品《山地風》8165萬,創(chuàng)中國油畫拍賣世界紀錄;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4830萬元,創(chuàng)出中國古籍拍賣世界紀錄;“明逾滿月”跑獸鏡經(jīng)過數(shù)輪競價以897萬元成交,創(chuàng)出銅鏡拍賣新紀錄。

 

保利:總成交61.3億

 

保利今年春拍繼續(xù)蟬聯(lián)中國藝術品拍賣單場冠軍,主要創(chuàng)造2項紀錄,分別為吳冠中《獅子林》1.15億元,創(chuàng)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品的新紀錄和吳冠中個人作品拍賣紀錄;古董珍玩“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7820萬元,刷新中國宮廷鐘表的世界拍賣紀錄。

 

瀚海:總成交24.5億

 

瀚海今年春拍主要創(chuàng)造一項紀錄,黃賓虹的《黃山湯口》以4772.5萬元成交,刷新黃賓虹作品拍賣紀錄。

 

匡時:總成交20億

 

匡時春拍總成交額達到20億。在揚州畫派專場中,《竹石蘭蕙圖》以4600萬元成交價刷新了鄭燮成交紀錄。在近現(xiàn)代及當代瓷領域,王步繪制的《青花嬉禽圖筆洗》以713萬元成交、張松茂《和靖詠梅》瓷板以494.5萬元成交、李進粉彩《赤壁賦》插屏以115萬元成交,分別打破藝術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編輯:顏媛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