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下)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0-03-06

 

  嘉賓: 胡赳赳、盧迎華 、李心沫   
  
  主持人:丁曉潔(99藝術網(wǎng)) 

  時間: 2010年3月3日 下午3點  

  地點:798藝術區(qū)2號路口/ 01商務樓401室/ 99藝術網(wǎng)訪談室

  相關鏈接:

  【視頻座談】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上)

     【文字請點擊】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1971年琳達•諾克林在在美國《藝術新聞》上發(fā)表論文《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文章在上世紀西方60年代風起云涌的女權運動基礎上引發(fā)了更深層和學理性的討論。琳達從社會學的角度去分析為我們標識了隱藏在生活中的暗礁。斗轉星移,西方女性主義已經發(fā)展了將近50年,在這期間,中國文化伴隨政治、經濟以及意識形態(tài)的轉變與西方文化不斷碰撞、磨合,中國女性藝術家的性別意識以及對女性自身的反觀也從此萌醒。21世紀以來,大量資金涌入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藝術批評在金錢與商業(yè)意識形態(tài)的雙重侵蝕之下日漸喪失其獨立的立場。一方面,女性藝術家與女性批評家、策展人的參與使某些陳舊的規(guī)則與制度不斷被打破并輸入新鮮的血液;另一方面,女性藝術家因循市場的波動起伏和干擾,出現(xiàn)用“性別差異”作為宣傳手段以及看點、噱頭的嫌疑,由此,女性藝術家強調 “女性特征”成為備受爭議的話題。      


    什么是“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在顛覆男權社會的同時女性藝術家又能夠創(chuàng)造什么?中國語境中的女性藝術家是否具備獨立的意識?她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性別隱喻”是本能的體現(xiàn)還是其他的訴求 ?為什么“女性主義”的藝術一直備受爭議?……99藝術網(wǎng)在3月這個和女性有關的季節(jié)對焦在藝術圈以及文化圈活躍的女性,去深入分析女性藝術家在中國為什么一直都身份模糊,究竟什么樣的條件才能夠產生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感謝您的參與!
 

 


【編輯:張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