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王軍: 行為藝術的身體論如今已成為負擔

來源:99藝術網(wǎng) 2010-02-09

              
 

 

時間:2010年2月8日   
訪談:王軍+丁曉潔(99藝術網(wǎng))


    99藝術網(wǎng):作為一個80后的行為藝術策展人,你認為現(xiàn)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經(jīng)濟的因素占第一位還是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對抗與掙扎? 


    王軍:其實現(xiàn)在最大的困難就是行為藝術新的趨向性,行為藝術的身體論在今天年輕藝術家身上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負擔,一個圈子套著,沒有新意,老年化的狀態(tài)。我們對身體無盡榨取透支,就是過去行為藝術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不斷地透支自己的身體,而忽視了作品的觀念性。室內(nèi)封閉型空間里的行為造就的可能性已經(jīng)不是太大。行為藝術走到今天思想觀念性將會是以后行為藝術一個最重要的元素,以后的方向?qū)絹碓蕉嘣锌赡芡耆艞壍羯眢w,甚至只是一個觀念,簡單的生活都要比身體的強調(diào)性更重要。

 

 


    藝術家都懂得知足,因為知足者常樂嘛,所以經(jīng)濟因素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能活著,餓不死還在堅持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當然如果有人愿意投資行為藝術活動那我們會更高興,這樣會有足夠的條件來滿足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


    99藝術網(wǎng):在你策劃過的展覽中,80后藝術家參與的多不多?很多人在爭議中國的行為藝術對國外的模仿痕跡很重,在80后的行為藝術家那里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王軍:我的活動參與的80后藝術家占的比重是最多的,因為年輕藝術家跟我們自己一樣需要的是機會,不缺乏的是創(chuàng)作的激情。


   中國的早期行為藝術對國外的模仿痕跡很重這是必然,因為行為藝術本身就起源于西方,但是只要是優(yōu)秀的藝術家就會不斷的去思考和研究行為藝術跟自己的最根本的生活現(xiàn)實有關的,這樣的作品才能首先說服自己,能說服了自己才能去說服別人嘛。當然藝術家跟藝術作品也有好有壞,不乏有藝術投機分子。 


    還是我剛才說過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思考行為藝術新的可能性。

 

 


    99藝術網(wǎng):你怎么看待80后的藝術家?有人認為他們是物質(zhì)化的一代,并覺得他們?nèi)狈σ环N社會責任感和擔當,你怎么看?


    王軍:我個人的看法,80后藝術家確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也包括50后、60后、70后,但只要作為藝術家的身份必須要有的更多的擔當,更多的責任回到藝術的本身,而不是盲目變成為了牟取小利的工具。


    80后的藝術家比較典型的特點唯我、自戀,自我形象常常是他們基于創(chuàng)作的原型,行為舉止和意識更是依托表達的本體元素,很多作品中鮮活的當代性元素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這表明80后的當代性藝術品質(zhì)中具有中國當代藝術的一些前衛(wèi)性,使得80后藝術家不斷被市場推崇,不斷被藝術所認同,那就說明80后藝術家以后將會有更多的責任去把它做好。


    99藝術網(wǎng):80后的行為藝術家都是靠什么生存呢?他們的生活狀況如何?


    王軍:80后行為藝術家的生活也是比架上的藝術家更豐富更多元,經(jīng)歷的苦難也要更多一些,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基本上80后的行為藝術家是沒有任何市場的,有部分生活好一些的也是靠畫畫來維持自己行為作品的強大支出。


    99藝術網(wǎng):現(xiàn)在的行為藝術家剛接觸藝術時也許并不知道什么才是行為藝術,那么據(jù)你的理解,他們?yōu)槭裁春髞頃鲂袨樗囆g家呢?


    王軍:可以說行為藝術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后的一道底線了,它的藝術形式是動態(tài)的不可復制的,它可以直接和觀賞者或參與者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也可以與自我交流),更容易使人產(chǎn)生共鳴。還可以通過其他載體(攝影,錄像)記錄它或瞬間或偶然或必然的事件過程,它獨一無二的發(fā)生。也正是它獨有的純粹性保持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也正是這種魅力吸引著許多藝術家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


    99藝術網(wǎng):行為藝術是不是更容易被80后甚至90后的年輕藝術愛好者所接受?


    王軍:因為社會在發(fā)展,生活在進步,而當代藝術已經(jīng)很少有打動人的事情了,也很少出現(xiàn)激憤人心的架上作品了,但行為藝術依然保持著他的前瞻性和刺激性。不只是藝術愛好者,普通大眾也開始慢慢的接受甚至直接參與到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因為行為藝術活動也越來越開放,去過現(xiàn)場的觀眾看到了都受到了感染,就是一種理解和接受!反而許多藝術家還不如普通大眾,還在陳舊的思維當中。


    99藝術網(wǎng):80后的行為藝術家未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走勢會是怎樣的?


    王軍:這只是一個設想,因為我代表不了所有80后行為藝術家,我只是做為行為藝術家的身份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身體的困境已成必然。所以80后行為藝術家應該一起參與進來,參與行為藝術的批評討論及交流,創(chuàng)造出行為藝術以后的一個新的方向。


    99藝術網(wǎng):你既是一個80后的行為藝術策展人同時又是一位行為藝術家,這兩者的身份轉換有沒有沖突?你會更認同自己哪一種身份,或者說哪一個會做得更好?

 

 


    王軍:其實兩者不需要轉換,需要很好的融合。因為我近一年來覺得行為藝術這種方式在我作品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一直沒有能說服自己的更好的方案,所以希望以活動的方式來促進更多的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作和實施的過程來重新思考行為藝術的方向性。


    我策劃行為藝術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國內(nèi)的職業(yè)策展人以藝術批評家的身份居多,而他們很少參與及實施行為藝術節(jié)的策劃,主要原因是行為藝術帶來的商業(yè)利益太少,還有對行為藝術的了解程度還不夠,為了某些暫時性的利益而回避問題。其實策展人在活動中起到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個跑腿的。已藝術家的身份來策劃活動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因為藝術家策展最了解藝術家需要什么。特別是行為藝術,比較典型的有周斌、陳進、舒陽、王楚禹等,都對行為藝術活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編輯:丁曉潔】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