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約翰·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我一直是我自己”!

來源:外灘畫報 作者:曾進 2008-12-06

  11月22日,素來清凈的上海凱旋路613號突然多出了80口棺材。   

  80口棺材長短不一,整齊地躺在可當代藝術(shù)中心前。棺材短的有120厘米長,多為180厘米長。棺材之間隔出約60厘米的空隙來。奇怪的是,每口棺材的頭部都長了棵 1 米高的小樹,這個位置似乎是從死者面部生長出來的。   


洋子的棺材作品《出口》, 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這匿名的再生進行了動人且直接的思考
小野洋子:“職業(yè)寡婦”
小野洋子:“是女巫,也是婊子”
小野洋子:說愛的局外人
對話小野洋子:就算是披頭士的女人們,也都只是待在廚房里而已

  19時許,空隙消失了,近千人站滿了空地。19時40分許,棺材的作者——小野洋子終于站到了可當代藝術(shù)中心的三樓天臺上。   

  在雨夜和高樓的襯托下,這位“搖滾之父”列儂的遺孀變成了一個小黑點。白帽、黑衣,這位戴著比王家衛(wèi)還大的墨鏡,比王家衛(wèi)年紀還要大幾十歲的女藝術(shù)家俯身出場,熱烈地喊了一聲——“我愛你們”。此后,她拿出LED 燈,打出“小野秘語”——“我愛你”:按燈,閃一下是I,閃兩下是love,閃三下是U。小野洋子一邊按燈,一邊像幼兒園老師,有節(jié)奏地、歡快地與帶著迷你LED 燈的中國觀眾,一起呢喃道:“我愛你”。   

  她就是75歲的小野洋子,一頭黃色染發(fā),有著50歲女人的相貌,愛笑、多話,滿世界做展覽。她與三四十年前,那位安靜地坐在列儂身邊,神情冷淡、少言寡語、滿頭濃發(fā)的日本女人,已判若兩人了。唯一相同的,可能還是列儂對嬌妻的那句評價:“她是世界上最著名而不為人知的藝術(shù)家: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沒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   

  洋子退場后,觀眾開始參觀;混亂中,人們魚貫而入,有人踩壞了一口棺材。此前,洋子在自己的棺材作品《出口》上寫了注釋——“普通的棺材,像是由于一場災(zāi)難,一場戰(zhàn)役,一場屠殺成排擺放在一片荒野上的那種??小野洋子表現(xiàn)了對人類處境和生存的脆弱,以及對那場戲劇性死亡之后重獲希望的無把握性,以及對這匿名的再生進行了動人且直接的思考。”   

  顯然,大多數(shù)中國觀眾來不及進行“動人且直接的思考”,他們一邊打著手機找尋失散的朋友,一邊著急進場躲雨參觀她在中國的首個個展。一名等候的觀眾,看了看周圍被雨水澆注的棺材,向記者戲謔道:“你看,若踩死了,正好旁邊有口棺材”。   

相關(guān)鏈接:
小野洋子:“職業(yè)寡婦”
小野洋子:“是女巫,也是婊子”
小野洋子:說愛的局外人
對話小野洋子:就算是披頭士的女人們,也都只是待在廚房里而已

【編輯:姚丹】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