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 下午4點《殘山水——梁紹基個展》在香格納畫廊北京空間開幕。
《殘山水》就詩性和禪意而言,是梁紹基自2007年個展《云》之后的延展。“殘”—“蠶”—“禪”, 三為諧音。“殘”為作品直觀呈像,“蠶”為藝術家獨自領悟自然、生命、科學、歷史,社會的藝術契入點,“禪”為精神鏡像。
《殘山水》注重單純簡潔,營造“空”,突顯自然“現(xiàn)成品”的極致利用。藝術家以表現(xiàn)蠶生命全過程的“自然系列”為背景,十余米絲卷如飛瀑涌流般從空中落下;碮河床挖掘出來淤于濕泥千百年而變的黑如碳,硬如鐵的奇拙的水沉木散置絲卷周圍,觀者不禁感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如同去年在上海舉辦的個展《云》一樣,今年的新作《殘山水》也充滿自然氣息及哲思,其用絲箔蠶砂及古木碎片構成別樣的山水景觀,試圖努力給人們提供一個“靜悟”的境地。
梁紹基早年從事纖維藝術研究及設計,近二十余年從事裝置藝術。與自然互動,以蠶生命全過程為素材,溶生物學與藝術,雕塑與裝置,編織,行為為一體的“自然系列”是其代表作。同時他以竹木為媒介,拓展對自然、生命及社會課題的思考。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言“我以為藝術無非是生命的禮儀和信仰,人對自然感知的釋放。”
梁紹基,1945年生于上海,祖貫廣東中山。畢業(yè)于浙江美術學院,后研修于浙江美術學院萬曼壁掛研究所。現(xiàn)客居浙江天臺山,兼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客座教授。他的作品在中國以及世界上各大美術機構被廣泛展出,包括:“第13屆洛桑國際壁掛雙年展”(瑞士,1987),“中國現(xiàn)代藝術大展”(北京,1989),“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意大利,1999),“第6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土耳其,1999),“第5屆里昂雙年展”(法國, 2000),“第3屆及第6屆上海雙年展”(上海2000和2006)等。首次個展“云”香格納畫廊H空間(上海,2007)。
【編輯:王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