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新加坡著名攝影家蔡斯民身背相機,往返于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和美國之間,通過他的特殊視角,用鏡頭記錄下了當時14位中國當代國畫大家的風姿,為中國美術史留下重要的影像紀錄。如今,他又開始關注并經營當代藝術。借華人收藏家大會召開之際,杜南發(fā)先生對蔡斯民先生的藝術經營道路進行了專訪。
從水墨進入中國當代藝術
您是著名的攝影家,為何會涉及中國書畫藝術的世界?
蔡斯民:我向來就愛好藝術,從事專業(yè)攝影時間很長,也想要從事一些沒有商業(yè)考量,純粹是自己喜歡的事。剛好當時新加坡航空公司準備中國首航,委托我拍攝有關中國文化的宣傳照片,那時如著名的國畫大師齊白石等早已作古,沒有專業(yè)性的攝影照片傳世,我就想現在還存在許多大家,如果不把握時間,為他們拍攝一些能夠表現出他們性格特征的藝術作品,以后也會有這樣的遺憾,因此就有了這樣的構想。當時我找了黃苗子當策劃人,他建議拍攝對象不應僅限于中國大陸,也應該拍攝海外的重要華人書畫家,結果我們一起擬定了14人的名單。通過和這些大家們的長期接觸,加上我對中國水墨也有一些認識,讓我走入了中國書畫世界,并開設了斯民藝苑,成為經紀人。
您在90年代初就開始經營中國當代藝術,是東南亞最早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的經紀人,當時這類作品很少人理解,為何你會去經營它們呢?
蔡斯民:我的畫廊最早是經營水墨,因此常到國內去,接觸許多藝術家,我自己也是搞藝術的,對藝術方面比較敏感,我覺得當時剛出現的當代藝術作品,有很多新的符號、嘲諷,還有敏感的政治性題材,和當時中國的藝術面目很不一樣,很新鮮,就想把它們介紹給東南亞的朋友和海外人士。1997年我搞了東南亞第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展覽,題目就叫《紅與灰:八位中國前衛(wèi)藝術家》。后來又繼續(xù)辦了很多很重要的前衛(wèi)畫展。雖然早期沒做成什么生意,但我還是看好當代藝術,認為人們會跟著時代走,會從新的角度去欣賞新的藝術。
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中國當代藝術作品?
蔡斯民:很簡單,我認為會打動我的東西,也應該會打動別人。我看這些當代藝術作品,能夠感覺到它們都有一股想要訴說的力量,是一種當代藝術家們想要表達他們的想法和說法的方式。我認為,中國當代藝術,不但會帶動中國新時代藝術的發(fā)展,也會帶動亞太地區(qū)當代藝術的發(fā)展。
投資與收藏,很難評定對錯
你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從無到有的變化和收藏趨勢,有何看法?
蔡斯民:最早注意到中國當代藝術的是西方,所以這類作品最早的市場是在西方,后來才有亞洲的收藏家看到這一個新的市場潛能。雖然如此,但就市場而言,新加坡的市場并不大,我的客戶主要是在英、美、法、德、澳、瑞士等地,他們都很注意我舉辦的畫展和我所推薦的藝術家,在東南亞最重要的市場則是印尼。對于收藏,我覺得不同世代,有不同的態(tài)度,以前老一輩藏家如陳之初、劉作籌等,都是為了喜好而收藏。現在的藏家,多數的出發(fā)點是投資,認為藝術投資比股票翻得更快,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兩種觀點和態(tài)度,很難說對錯,但至少吸引了更多的人關注藝術,這對藝術家、收藏家、藝術市場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有好處。
你早期經營的多位當代藝術家,目前已紅透半邊天,你未來的經營方向又會如何?
蔡斯民:這是所有畫廊經營者都時時在想的問題,但我個人總是會從藝術的感覺和意義來看。如果要賺錢,那我應該大肆炒作那些大名家才對,但我反而想找另外一些人,我注意的是那些年輕的朋友、新鮮的創(chuàng)作,這可能和我自己的藝術性格有關。除了前衛(wèi)繪畫,我對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也都很感興趣,我認為這方面目前可能還沒有看見什么,但未來應該會很有作為,所以我不但關注它,還經常會盡力贊助。
當代藝術除了觀念更需要感情
從藝術發(fā)展的觀點,你對中國當代前衛(wèi)藝術的走向,有何看法?
蔡斯民:我早年到瑞士參觀勞力士鐘表廠的展覽館,我問館長勞力士要如何與石英表競爭,館長回答說這兩者是不同的,就如人和人的交往,有心和無心,感覺會很不同,石英表是機器生產的產品,勞力士是用手做出來的成品,兩者的感覺層次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覺得這就是藝術的精髓。當代藝術或前衛(wèi)藝術,基本上要表達的是一種觀念、一種想法,這是一種很重要的精神;但目前一般的當代藝術,在感覺上卻比較冷,有時也因為太過強調表現想法而顯得太強烈,刺激性很強,反而失去了動人的感性。我認為,下一波的當代藝術,除了表現現實、觀念之外,應該是更有感情的東西,就像中國傳統(tǒng)的筆墨,好的筆墨,都是帶有感情的。
你經營畫廊,自己有收藏嗎?對收藏品有何看法?
蔡斯民:經營畫廊,最重要的責任是要把好作品推薦給藏家收藏,所以得益的應該是我的客戶藏家,自己只賺取應有的專業(yè)所得,這是我一向的觀念。而我個人收藏的范圍很廣,古舊相機、土生華人家具、雕塑、唐卡等,只要自己喜歡,感覺好就收藏;在書畫方面,除了一些水墨之外,我也收藏一些當代前衛(wèi)藝術。我覺得,藝術應該是人生的一個部分,沒有藝術的情感,再多錢也沒有意思,收藏也一樣,就像陸儼少家中珍藏多年的那幾顆小石頭,那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他生命中一段很重要的情感經驗,所以重要的是感情,只要有情,什么收藏都行,并不一定非要是很昂貴的東西不可。
蔡斯民
1932年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廈門。蔡斯民是新加坡著名攝影藝術家,重要的藝術策展人,新加坡國家文化獎章得主,他所經營的斯民藝苑,是最早積極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驅。1990年,他拍攝朱屺瞻、劉海粟、黃君壁、趙少昂、陳文希、王己千、李可染、葉淺予、吳作人、陸儼少、謝稚柳、黎雄才、唐云、關山月14位中國畫大師生活并出版《留真》攝影集,是重要的歷史記錄。
【編輯:賈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