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紙鈔交子(左)和鑄造交子的銅質(zhì)模板(右)
一場名為“中國古代雕母和銀票模板”的特展正在泉州博物館進行。展品包含北宋、金、元、明、清等各個歷史時期的紙幣鑄印模板,還有世界公認的最早紙幣——交子的模板和真幣。本周內(nèi),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博物館免費參觀。
此次展出的24件銅質(zhì)模板,由居住在泉州的民間收藏家陳端錚收集。老陳說,這些藏品都是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從全國各地搜羅到的。
展品中最珍貴的是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鑄造的交子和模板,交子曾作為官方的法定貨幣流通,比西方國家最早發(fā)行的紙幣還要早六七百年。老陳說,展出的這張交子是真幣,因為古人除了用模板印錢外,還需要由官方印章確認后方有價值,他收藏的交子能辨認出上面的官方印章。
此外,老陳還推薦了一件珍品,就是清朝光緒年間,臺灣劉永福為抗日籌軍餉發(fā)行的“臺南官銀票(三貫)”。史料記載,光緒年間,臺灣抗日武裝軍餉嚴重短缺,劉永福以臺灣省臺南官銀錢票總局的名義發(fā)行的臺南官銀票,卻被英、法等國銀行拒用,同時清政府也斷絕了對臺灣的增援,老陳收藏的銀票則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此次展出的模板樣式很多,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印出銀票面值有五十貫、十千文、四千文、二千文、千文、四百文等。模板有個別生銹,但整體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