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場緣何陷入"贗品"怪圈
春暖花開,古玩收藏家們開始蠢蠢欲動,古玩市場又迎來新一輪的“淘寶”熱,雖然各地的古玩市場紅紅火火,規(guī)模越來越大,各類古董也應有盡有,但卻有相當多的收藏投資者認為,現(xiàn)在能淘到的好東西真是越來越少了。
“社會上流通的95%以上的古董為假貨!”
小編在著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曾經(jīng)迷茫過。因為如今的古玩市場贗品多如牛毛,遍地假貨,已經(jīng)不是真正的“古玩市場”了,小編覺得可以改名叫“現(xiàn)代仿古工藝品市場”了。因為近幾年隨著社會上古董贗品的大量流行,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行內的提醒,古玩市場贗品很多,藏家購買須謹慎。馬伯庸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上流通的95%以上的古董為假貨,但這其中連專家都分辨不出的高仿品占的比例不高,大部分都是粗制濫造的,騙的是缺乏常識的普通人。”是的,不管你是愿意還是不愿意聽,事實就是這樣,古董在民間已經(jīng)無漏可撿。國內民間收藏市場能迅速發(fā)展起來,關鍵在于以前的古玩市場上,好東西太多,價格便宜。但是隨著收藏愛好者越來越多,撿漏心理越來越嚴重,商家為了“配合”這些“收藏”撿漏者,便出現(xiàn)了大量的贗品,而且已經(jīng)有了穩(wěn)定的、產(chǎn)量龐大的貨源。仿制、做舊產(chǎn)業(yè)遍布全國各地,覆蓋了玉器、瓷器、青銅器、書畫等幾乎所有門類。其產(chǎn)品種類豐富,高、中、低檔次俱全,甚至還根據(jù)客戶的需要開啟了“定制服務”。更可悲的是,在古玩市場,各種虛假鑒定、虛報成交額、聯(lián)手做局等不法行為經(jīng)常出現(xiàn),甚至拍賣的假貨比例也很高。
贗品橫行霸道寶貝兒都去哪兒了?
民間收藏剛剛興起的時候,收藏者淘寶的去處首先想到的是古玩市場,但是隨著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快速發(fā)展,藝術品拍賣市場搶占了傳統(tǒng)古玩市場很大的風頭,傳統(tǒng)古玩市場就逐漸被邊緣化了。
拍賣公司
這幾年古玩收藏市場日益壯大,從原先的單純古董,向“古董+文玩”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品商店進入古玩市場,使得古玩市場的容量更大,贗品也就越多,很多收藏家想要淘到好東西,第一個想法就是去拍賣會。收藏家王彬說:“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火爆,直接推高了古玩藝術品的價格,由于相同藝術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價往往比古玩市場上成交價高出很多,古玩商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都喜歡把好東西拿去送拍,這樣就導致了古玩市場上的珍品物件越來越少。”
網(wǎng)上交易
逛古玩市場可能是收藏愛好者最愛做的事,但是真正淘到寶貝的卻沒有幾個人,自家身邊的古玩市場畢竟有限,想要淘到好東西也不能全國各地跑,加上這幾年互聯(lián)網(wǎng)日益壯大,所以很多藏家就會想到上網(wǎng)淘寶。中國藝術網(wǎng)等許多藝術類網(wǎng)站及購物網(wǎng)站都設有自己的網(wǎng)絡古玩店鋪,不少藏友開始熱衷于在網(wǎng)絡尋找自己的藏品,不用出門就可以欣賞到全國各地的古玩,淘到自己喜歡的寶貝。而如今的古玩市場,就留給那些需要練眼力的剛入行的收藏投資者吧,或者是那些真正玩古玩的人,因為玩的就是眼力,只有當古玩有了真假才有了魅力。
古玩“淘寶”想說愛你不容易
大部分收藏者來到古玩市場淘寶的樂趣就是“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每天都過著“真真假假”的生活,這也是這一行的魅力所在。正因如此,贗品泛濫卻從不打假,也成為古玩界的潛規(guī)則,能否真的淘到寶貝,還要看買家的眼力。按照老規(guī)矩,古玩市場講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東西是真是假,全憑買方“眼力”判斷。所以在古玩行里,買到贗品并不算什么丑事,幾乎每個收藏家都有被“坑”的經(jīng)歷,因為古玩行業(yè)的水很深,如果沒有時間深入了解,“撿漏”并不容易。所以想要進入收藏行業(yè),就要多逛古玩市場增加經(jīng)驗,但是不要輕易出手去買,先要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鑒定藏品是熟能生巧的工作,就算是專家也有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用當代的紅外線等設備的結果也不是很準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要等學到知識,練好“內功”之后再買。并且古玩收藏懷著一顆平常心進入收藏界是比較好的,如果急功近利,是難以在收藏市場上有所收獲的,擺正心態(tài),不要過分執(zhí)迷于真與假,更不要急功近利,為了升值盲目購買收藏品。做一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三個條件:一個你是不是真收藏。你是不是喜歡收藏,會不會欣賞藏品;第二個是你會不會收藏。藏家必須具備專業(yè)知識,不然的話很好的東西在你面前你也抓不?。坏谌齻€是你能不能收藏。也就是說你有沒有足夠的經(jīng)濟基礎來收藏。但是現(xiàn)實中的很多人根本做不到這三點,有的人收藏就是因為投資。
古玩的真贗問題著實挑戰(zhàn)著買家們的眼力,同時也使得許多人對此望而卻步。“名利場惡善不分考世人,古玩城真假難辨考買家”也可謂是國內古玩交易市場的真實寫照,但是古玩市場贗品雖然多,藏家卻喜歡這種考驗眼力的“潛規(guī)則”。古玩市場歷來都是真真假假,但是何為假,古玩真假的鑒定由誰說了算?前一陣非?;鸬摹惰b寶》節(jié)目,王剛怒砸贗品也得到了社會上激烈的反響:“‘王剛砸贗品’是以浮躁對浮躁的文化暴力,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贗品泛濫、以假亂真固然可惡,但揮舞著“打假”的道德大棒,輕率判定一個藝術品死刑,同樣是非理性之舉。”因此小編認為,古玩市場贗品橫行,雖然非??简灢丶已哿?,也經(jīng)常被“坑”,但是收藏藏品就是真真假假才“好玩”,最重要的還是藏家要放平心態(tài),堅持“多學習少購買”的原則,因為“收藏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