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作品
奈良美智作品
奈良美智,日本現(xiàn)代藝術家,從小就有“空想癖”,這位喜歡獨處、漫畫、李小龍,喜歡望著窗外而被老師呵斥的少年,在大學一年級結束后,難以忍受傳統(tǒng)繪畫教育的沉悶與壓抑,毅然拿著第二年的學費游學德國,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道路。
在德國學習面臨語言的困境,奈良美智只好用涂鴉來打發(fā)多余的時光,但是他并不認為交流那么困難,“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溝通”。他曾經(jīng)在日記里寫到,繪畫是比近代更接近古代的東西。
在德國,奈良美智開始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開始主要是文化差異帶了的不便,不被西方社會接受的困擾,或者就是日常生活的流水帳,后來逐漸強繪畫中產(chǎn)生的問題,回憶與感受都記載在日記中。
他用素描把自己住過的每個房間畫下來,像功能圖一樣標出每個的尺寸和名稱。隨著地圖的不斷變化,可以看出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狀態(tài)的漸變。
環(huán)境逼迫他剔除掉一切虛浮的技巧和理念,轉而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我無法再畫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畫里的背景全部被我涂抹成平面,只有‘小女孩’和‘動物’突出來。那些小孩子和動物,都變成了自己的自畫像,我不再去處理有內(nèi)涵和意義的背景,也許是因為離開家鄉(xiāng)日本,那里給自己帶來的束縛被解放開的原因。我的畫不是針對什么人,反而是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而畫出的景象,是自我反問后的產(chǎn)物。”
他以一種簡化抽象,類似于兒童插畫般的速記語言,留給觀眾無盡的想象空間。那些塑像的線條細膩得近乎完美,在繪畫作品中亮麗的色彩很容易讓每個觀看者聯(lián)想到卡通和動畫,但是其中的回味卻并不都是甜美的。
這些似曾相識的甜美微笑,時而帶著一絲邪惡;剽悍,卻又充滿了純真。“這就像包裹在苦澀藥片外的一層糖衣,只是讓我們吞咽起來容易些而已。”
日本著名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經(jīng)常與奈良美智合作,并坦言互相從對方的作品中得到過靈感。她形容奈良美智的畫“因沉痛與孤獨而異常冰冷的世界,但內(nèi)心絕不是惡的。而我寧可在這樣的世界中長居。”
奈良美智在德國生活了12年,后來又被美國加州大學研究所聘請擔任特別指導,好像看到了自己青春期叛逆期的影子,多年以后,終于可以把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年輕人,“把理論和技巧放在第一位卻忘失自我的人很多。技術和理論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的,但每個人必須根據(jù)自己的方法才能獲得獨一無二的精神果實。”
對于奈良美智來說,獲得的技巧如果不經(jīng)過經(jīng)驗來獲得確認,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對任何藝術家來說,不真誠地面對自己,就無法進行有意義的創(chuàng)作。
現(xiàn)在,奈良美智雖又搬回了日本,但他的“職業(yè)”旅人生涯卻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每年在世界各地的展覽、發(fā)布會不計其數(shù),但在他東京郊縣的私人空間里,永遠只有床,書桌,畫室,收錄機,后來變成CD機,即使是成為日本最炙手可熱的藝術家,奈良還是這樣生活。
最后祝愿那些即將遠行的人們,行途初始的那份純真常伴常隨。
藝術家介紹:
奈良美智(YoshitomoNara),出生于平凡的家庭。在青森縣立弘前高中畢業(yè)后原先考上武藏野美術大學,后來被退學,接著轉到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就讀,主修是美術,并在該校讀到研究所畢業(yè)。1987年到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留學,隨后在日本舉行了許多個展。1990年代后期從德國移居到了美國。并展開了他當代藝術風格的創(chuàng)作。現(xiàn)居于日本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