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軍收藏的青花瓷。
對于洪建軍而言,古玩不僅賞心悅目,還能陶冶情操,而且還是心浮氣躁時一劑凝神靜心的良方。
從小學(xué)習(xí)書畫,讓他很少“看走眼”
洪建軍在收藏的過程中,非??粗毓磐娴?a href="http://m.djkxsd.cn/">藝術(shù)性。
“古玩和老貨是兩回事,常常會有人進入收藏的誤區(qū),認(rèn)為年代越久遠的古玩,價值就越高。普通人的日常用品,大多不是藝術(shù)精品,即使年代久遠,也沒有多大的升值空間。古玩收藏應(yīng)該在保真的基礎(chǔ)上,去粗存精,以稀為貴,才能稱得上是古玩。”洪建軍說。
去粗存精與收藏者獨到的眼光,個人的藝術(shù)審美和成長經(jīng)歷息息相關(guān)。
從小學(xué)開始,洪建軍就開始學(xué)習(xí)書畫,作品還屢屢獲獎。他還特別喜歡刻印章,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瓦片、蘿卜、角牌,甚至家里的肥皂,都能成為他的雕刻“作品”。
20歲左右,洪建軍第一次在地攤上接觸古玩,就被深深地吸引,用他的話說是“找到了共鳴”。從一開始的書畫,到各種雜件,再主攻瓷器。十幾年的書法熏陶,磨礪了洪建軍的藝術(shù)眼光,也使他在收藏的過程中很少“看走眼”。
收藏能清心、悅心,成為抗疲勞的壁壘
剛開始接觸古玩完全是因為愛好,但是現(xiàn)在古玩已經(jīng)成為洪建軍生活中的一部分。
洪建軍有一間自己的書房,里面擺滿了心愛的書畫、瓷器,書房成了抵抗疲勞的一道壁壘。“在外勞累了一天,回到書房中,看看梁濤的泥金書帖,翻翻明末清初的扇面,頓時感覺凝神靜心。”
洪建軍還特別偏愛清雍正、康熙、乾隆時期的瓷器,追求精品。他覺得青花瓷能“悅心”、“清心”,粉彩能“悅目”。
在把玩古玩的過程中,洪建軍的奇思妙想,常常將古玩變成家具裝飾布置的雅器。一個普通的明代石盆,經(jīng)過他的改造,變成一個小型的山水盆栽。一件普通的銅缽和紅木小案幾組合,變成渾然天成的香爐。
“小漏”常撿,但別想著天天撿“漏”
洪建軍說,當(dāng)下的古玩市場,贗品層出不窮,稍有不慎,就容易上當(dāng),但他憑著良好的鑒賞眼光,常常能夠撿到“小漏”。
在洪建軍的藏品目錄中,記者看到一個不起眼的青花瓷小酒杯,拳頭大小,口徑大約6厘米,高約4厘米。這是一只清康熙青花漁家樂題材小酒杯,是洪建軍在一個交流會上花600元買下的。青花呈現(xiàn)了少見的翠毛藍,杯身上的圖案畫工細(xì)致:漁翁打漁歸來,約上三兩好友一起喝酒劃拳。人物表情生動,衣物器具纖毫畢現(xiàn),再加上器形端莊,釉水很漂亮,讓北京一個藏友對它“一見傾心”。
“那個北京的藏友整整‘追’了它兩年,近期終于用3800元的價格將它‘追’走了。”洪建軍說,“青花瓷在臺州有種‘知音難覓’的感覺,不過還是有不少外地藏友打著‘飛的’來交流。”
雖然常能撿到“小漏”,但是洪建軍覺得,千萬不要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tài)來玩古玩,“現(xiàn)在能花錢買到真貨就已經(jīng)不錯了,如果說你進入古玩這門檻經(jīng)常性地‘撿漏’,那你就要注意了,也切忌抱著書本按圖索驥,容易上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