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收藏熱催生藏家二代 玩古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何悅 2013-08-13

在展會上,長春市民劉丹和父親一起來“淘寶”。父女倆拿著專業(yè)放大鏡,對著一個瓷瓶竊竊私語,交流意見。

盡管是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劉丹對記者坦言:“最大的業(yè)余愛好就是收藏”。“父親是一名陶瓷收藏愛好者,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對陶瓷工藝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劉丹對記者說,“但是和父親喜歡瓷器不同,我更喜歡收集瓷片。瓷片可以讓我以較少的代價與古瓷器零距離接觸,從而方便認識和研究古瓷的各種特征,以提高‘眼力’。”

據(jù)了解,目前在我國收藏市場上,年輕人已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這些在新時期成長的年輕收藏家,有著獨特的眼光和品位,更注重追求精神層面的愉悅,而投資增值的功利性追求相對要淡很多。

在北京某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劉坤喜歡收藏各種石頭。和家里人喜歡收藏大型觀賞石不同,劉坤收藏的石頭并沒有特別種類。“我收藏的東西常常被家里人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但是我認為這些并不起眼的石子也有一種獨特魅力。”劉坤每天回家后都要翻看收藏來的石頭,小心翼翼地清洗、上油、打磨。“忙碌一天,能夠靜下心來做這些事,可以讓自己平和心情。”

劉坤告訴記者,自己身邊不乏喜歡收藏的年輕朋友。這些年輕收藏愛好者除了更偏好那些懷舊題材外,一般活躍在郵票、錢幣、玩具等領(lǐng)域,是另類收藏的主力。

“我從小就喜歡跟著大人們逛古玩市場。”天津古文化街一家珍品商鋪的店主牛俊琦對記者表示,每逢周末,家里人就愿意帶他去市場,教他如何‘盤’核桃,如何選扳指。家庭的熏陶讓他走上了收藏之路。“我也算是子承父業(yè),家里人傳給我的是收藏的理念,收藏的文化,這將影響我一輩子。”

在北京某拍賣行工作的張旭對記者表示,近些年來,在拍賣場上有很多年輕的新買家和賣家進場。這批新手多為家傳出身,他們比同齡人相比有扎實的功底,使得他們在本門類的收藏群體中游刃有余。

吉林省文聯(lián)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張徐認為,“新鮮血液”的注入有利于我國收藏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收藏的目的是為了傳承。我們希望通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步入收藏市場,保留文化并且傳承文化。我們更希望,年輕人們能通過收藏,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