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沈陽古玩藝術品博覽會:15萬人參觀交易額2.5億

來源:時代商報 作者:楊博 2013-05-22

“古博會”上人頭攢動,再次詮釋“全民玩收藏”。

3天的時間里參觀人次達到了15萬,總交易額2.5億元人民幣!

這就是5月17日開始、19日結(jié)束的第三屆中國沈陽古玩藝術品博覽會(以下簡稱“古博會”)最后的數(shù)據(jù)。本報記者通過3天的連續(xù)采訪,發(fā)現(xiàn)2.5億交易額背后存在很多耐人尋味的市場現(xiàn)象。如今“古博會”成為了沈陽古玩行業(yè)的一張名片,這里藏有巨大商機,如何讓“古博會”能夠做得更大、更強則是留給沈陽收藏界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思考一:“東北特色”藏品被全球藏家認可

為期三天的“古博會”讓魯園周圍的賓館爆滿,一房難求。

據(jù)記者了解,本次博覽會在籌辦及舉辦的過程中得到了北京、上海等全國25個城市的古玩行業(yè)商會和古玩城的鼎力支持,以及遼寧省內(nèi)各市古玩商會和收藏家協(xié)會的通力合作,更吸引到了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等國家的20多個知名藝術品公司及眾多古玩愛好者、收藏家,匯聚了國內(nèi)外古玩行業(yè)愛好者、從業(yè)者關注的目光。

全球藏家來到這里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收購東北特色藏品”。沈陽古玩商會會長孫屹說:“本次博覽會結(jié)合東北地區(qū)的特點,著力突出沈陽及周邊城市特有的民間文物藝術品,其中包括沈陽的清宮舊藏,遼國白瓷、遼三彩,岫巖的美玉,本溪的怪石、遼硯,撫順的煤精、琥珀,阜新的瑪瑙、朝陽的化石、赤峰巴林雞血石以及東北紅山文化等精品。”

孫屹會長說:“以前東北特色藏品不值錢,但是通過三屆的‘古博會’,東北特色藏品價格開始倍增,我希望沈陽的藏友可以在這個領域下點功夫。”

思考二:真的紅山藏品能突圍嗎?

在諸多充滿東北地域特色的藏品中,孫屹會長特別提起了紅山文化藏品。她認為紅山文化藏品的交易在此次“古博會”上獨占鰲頭,能夠占到總交易額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8000多萬元。這說明紅山文化藏品還是藏界的絕對熱點,真正的紅山文化藏品數(shù)量不多,價值較高,從交易數(shù)據(jù)上分析,也就是交易數(shù)量不多,但是交易額很高。

天津健業(yè)紅山文化博物館東北辦事處在“古博會”第一天在沈陽收藏家協(xié)會紅山文化分會正式掛牌成立,“微小力量——紅山文化藏品精品展”也同時舉行。顯然這是遼沈紅山文化收藏界的一個盛事,也是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紅山文化收藏能表現(xiàn)我們遼沈地區(qū)的地域特點,這個辦事處的成立是遼沈紅山文化收藏界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這也進一步表明了沈陽才是紅山收藏界的中心。”沈陽收藏家協(xié)會紅山文化分會會長王勇面對辦事處掛牌,感到十分欣慰,同時也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真紅山文化藏品能否真正突圍,這是協(xié)會和辦事處未來的工作重點,也是難點,他呼吁全行業(yè)的人一起努力!

思考三:“海外回流”古玩真值錢嗎?

本次博覽會吸引到英國海嘉樓國際古玩公司、澳大利亞中國藝術品收藏中心、比利時中國藝術品回流、北京瑞典皇家、包氏博物館等國內(nèi)外知名文化藝術品公司參展,并擬在博覽會上展出海外歸來的一些珍品,如清乾隆年間的貫爾尊、青花將軍罐、官窯紅釉高足盤等珍貴展品。

據(jù)記者了解,在“古博會”現(xiàn)場,一個15世紀的鎏金銅佛以80萬元成交。

孫屹會長提醒藏友說:“受到十二生肖獸首的影響,這幾年海外回流的古玩價格都水漲船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海外回流古玩都是精品,我提醒廣大藏友要謹慎投資。”

思考四:關于“大眾玩收藏”的投資警示

短短的三天時間里,第三屆“古博會”就有15萬人次參觀,一時間讓“大眾玩收藏”成為了現(xiàn)實。

那么沈陽到底有多少人玩收藏呢?

孫屹會長說:“沈陽真的進入全民參與收藏的時代了!目前沈陽人已越來越多地加入到古玩的收藏或消費行列中,相比10年前,人數(shù)至少增加了50%。人們一般認為有錢人才玩古玩,現(xiàn)在搞收藏的普通百姓卻在急劇增多,他們玩不起貴的,就買或者收藏便宜的。”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要進入收藏市場呢?

孫屹會長說:“主要是現(xiàn)在百姓投資的渠道少,股市跌、樓市限購、金價連跌,在這樣的情況下,收藏的市場就熱了,1萬元也能投資,1個億也能玩,再加上鑒寶類電視節(jié)目也在推波助瀾。”

面對這樣的情況,孫屹會長提醒廣大藏友:“平時就應提前收集逛古玩地攤所需的各種背景資料,包括圖錄、手冊、工具書等。要注意收集整理最近新上市貨品來源、來源地的相關信息,最近市場的流行信息,最近各種藏品市場活躍程度的信息,新增市場的信息等。投資古玩要謹慎!”

思考五:行業(yè)潛規(guī)則與現(xiàn)代商業(yè)道德的矛盾

商品保真、明碼實價、完整售后服務體系,這是現(xiàn)代商業(yè)道德體系。

但是古玩行里卻有另兩個千古以來的潛規(guī)則——“撿漏”和“打眼”。

孫屹會長說:“撿漏,就是用相對低的價錢買到很值錢的古玩,形象地體現(xiàn)在‘撿’上。打眼就是,即便是經(jīng)驗老到的專家也有買到假藏品的情況。目前,國家還沒有相關的法規(guī)針對古玩收藏市場,而《消法》也不適用古玩收藏市場。任何的古玩交易中都有可能出現(xiàn)‘撿漏’和‘打眼’的現(xiàn)象,我建議下一次‘古博會’引入‘專家建議參考機制’,先普及收藏知識,然后幫大眾提供參考建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