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生,號子龍,醉墨堂堂主,職業(yè)畫家,自幼酷愛繪畫藝術,上世紀60年代師從張銘先生塑“泥人”,70年代師從楊德樹先生,學習至今?,F(xiàn)任中國國畫院院委、天津北斗畫院院長、天津市楹聯(lián)協(xié)會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2002年30米長人生百態(tài)百人肖像國畫長卷獲得國際“達芬奇”展特等獎。
他,本身就是個傳奇。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是津門鳳毛麟角的百萬富翁。1985年,曾在一次見義勇為中被歹徒捅傷血流如注深度昏迷。接下來的10年,為治愈刀傷留下的后遺癥,他從富翁變成了靠賣畫為生的窮人。進入新世紀,帶著病痛的他創(chuàng)下苦畫7天7夜未合眼的畫畫紀錄,導致舊病復發(fā),實施了第二次大手術,這才保住了性命。2002年,已畫了10年錦鯉的他因偶然間的一個夢而使自己名聲鵲起……他就是董寶生,現(xiàn)為中國國畫院高級研究員、天津北斗書畫院院長、天津市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收藏于他而言,更多是為書畫創(chuàng)作服務的。
為畫好畫而愛上收藏
從小酷愛書畫藝術的董寶生,早年師從著名畫家楊德樹,后又得書畫大師孫其峰及諸位書畫名家指導。眼下尤擅畫魚,其筆下錦鯉栩栩如生,靈動跳脫。多次參加全國各省市書畫大展,并捧回大獎若干。不少作品被國家領導人及書畫愛好者收藏。
事實上,在別人收藏董寶生畫作的同時,他也在收藏著各類古玩玉器、紫砂壺及書畫作品。然而,與多數(shù)藏者追求藏品“名頭兒”、年代、升值潛力不同,董寶生搞收藏完全是為書畫創(chuàng)作服務。“上世紀80年代,我就已經(jīng)在經(jīng)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nèi)收藏起了古玩玉器、字畫,后因迷上茶道,又玩起了紫砂壺。坦白講,收藏對于我來說并不為了升值賺錢。譬如一些不喜歡的紋飾、圖案,再有價值我也不會入手?;蛘邠Q句話講,藏品的藝術之美才是最吸引我的。畢竟作畫需要源源不斷的靈感,而這些靈感很大程度上取材于收藏品。比如一件瓷器上的花紋,對繪制人物服裝很有借鑒性;再比如一幅字畫藏品的整體構圖,對我的創(chuàng)作也非常具有啟發(fā)性、指導性。”董寶生說。
在董寶生看來,收藏與書畫創(chuàng)作是相輔相成的。同時,收藏還能在陶冶情操之余,提高畫家的審美能力,拓寬創(chuàng)作思路。他坦言,繪畫這門藝術學無止境。往往在剛完成一幅作品時很滿意,但放置一段時間后,就會發(fā)現(xiàn)存在諸多缺憾。且隨著畫技的不斷提高,這種感覺便愈發(fā)強烈,會讓人覺得越畫不足的地方就越多,于是就越要不停地汲取、改進。
畫工好壞是入手標準
董寶生近年來的藏品多半以畫作、書法作品為主,除筆會互贈得來外,但凡他自己入手的,皆以畫工好壞作為衡量標準。
“要想畫好畫,首先得苦練,以我為例,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兩幅作品。另外還要多看前輩們的作品,分別歸納出特點和優(yōu)點,然后再通過臨摹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所以,多收藏些畫工高超的佳作對于自己技法的修煉很有幫助。應該講,畫家應該在繼承、學習中不斷創(chuàng)新,進而形成自己的風格,達到讓觀者在不看落款的情況下就能知曉出自誰手的程度。”在長時間“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的修煉中,董寶生的錦鯉作品早已自成一派。與其他畫魚者分幾筆勾勒不同,他筆下的鯉魚皆為一筆定型,然后略加點綴,施以靈動神態(tài)。就這樣,一條條錦鯉便瞬間涌出筆端,“活”在紙上。
先后畫過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的董寶生,為何對畫魚情有獨鐘呢?這還要從他兒時的愛好說起。據(jù)他講,自年幼起他便對昆蟲、動物感興趣,且親自養(yǎng)過很多,自然在練習畫畫時信手用它們作“模特”。“比如我畫的《百蟲圖》扇面,基本上都是我經(jīng)??匆娚踔琉B(yǎng)過的動物。在觀察清它們的形與神以及每一個動作細節(jié)后再下筆,這樣一來畫的時候就很輕松了。這對畫魚也很有幫助,畢竟畫動物的思路都是相通的。而之所以最終選擇畫魚,很大程度上是魚象征著吉祥、富貴、喜慶。”董寶生直言,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就是在繪畫藝術上不斷進步,為此,已近花甲之年的他雖病痛纏身,卻為夢想依舊激情不減。
努力做正能量收藏家
2個多小時的采訪,董寶生最頻繁的動作便是揉搓腹部。由于28年前的一次見義勇為,讓他在大難不死后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腸、胃、肝局部粘連。為此,幾十年來,他每天都要花上10個小時,不停地揉搓腹部以幫助消化。除了身體的折磨,當初他辛苦創(chuàng)業(yè)積攢下的百萬家產(chǎn)也變成了一筆筆高昂的醫(yī)藥費。盡管如此,這位血性男子卻依然本性不改。在病痛纏身的情況下,又先后多次見義勇為。除此之外,他還把扶危濟困當成自己的責任。從汶川地震義賣捐款到書畫助殘助孤,諸多公益活動都無一例外地出現(xiàn)了他的身影,光榮譽證書就已堆滿整整三個抽屜。
董寶生說,他要用實際行動努力做個具備“正能量”的收藏家、畫家。“這么多年來,我從來沒因為見義勇為、從事公益事業(yè)而后悔。因為它們帶來的精神富有令我非常知足。我時常想,當愈來愈多的人都能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并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困境中的人,那么社會上的‘正能量’就會愈積愈多,我們的生活也就更和諧了。”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尤其在當今社會,不顧個人安危多次見義勇為,不顧小我利益慷慨扶危濟困者更顯珍貴,但這位始終將正義深埋胸中的獅子座男人卻做到了,他用行動傳遞出陽光般的“正能量”,更書寫出一個大寫的“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