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名年輕女性在欣賞墻體上的“多元漢字”
新媒體藝術家皮明攜其多媒體作品展《心界》30日在上海紅坊藝術園區(qū)亮相,引起此間業(yè)界刮起一陣“多元漢字旋風”。
作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符號,漢字越來越受到各界特別是藝術界的重視,兩岸也相繼辦起了漢字藝術節(jié)。知名藝術家林懷民的舞蹈《狂草》、徐冰的裝置藝術《天書》,甚至2008年北京奧委會開幕式中漢字舞,都在藝術領域詮釋了漢字的獨特魅力。
圖為新媒體藝術家皮明(右)向友人介紹作品。
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的青年藝術家皮明還是廣東戲劇界著名的舞臺設計師。他介紹說,這次作品展以漢字為核心元素,以一種全新的、特有的角度和方式,使用新媒體、繪畫、書法、裝置等形式的多元構建,表達對漢字的尊敬及漢字自身所蘊涵的意義和哲理。作品把目光定位在帶有心字旁的近六百個漢字,試圖從五千年的文明中尋找智慧和安慰。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結合了繪畫藝術、裝置藝術、表演影像藝術、影像空間藝術的多媒體表現形式,作品技術呈現主要表現為影像部分和介質部分。影像部分最大的特點表現在九宮格和像素概念上,這九個畫面組合變化為視覺呈現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形成了新的語匯樣式和藝術手法。
圖為觀眾在品味皮明《心屆》多媒體漢字展的作品
“這次展覽展期只有20天,但孕育了近二十年,籌備了整整兩年,計劃在上海、北京、臺北等地展出”,皮明表示,前來參觀的觀眾也是作品中的一部分,他希望借此提醒人們仰視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獲取更多心靈慰藉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