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糧油票。
特定的年代 特殊的回憶
村干部“藏”了100多張糧油票
新浪微博@拉轟的漢紙:我老頭收藏了好多東西,今天把糧票都翻出來了,全國各地的布票油票肉票各種,甚至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我小時候好像沒怎么見過這個東西,對那個特定年代的人來說,糧票這個東西算是一個很特殊的回憶了。
記者微訪:博主張小姐在微博上曬出了老爸的“寶貝”——各色各地各個不同年代的糧票油票布票。
張小姐的父親張振華昨天說,他今年62歲,如今居住在天門市。從1976年開始,張振華在天門縣龔巷村當了14年的村干部,村子里的糧油票等都由他負責發(fā)放。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開始收藏糧票油票,日積月累就攢了不少。
張振華后來調到糧食部門任職,收藏的習慣一直沒變,“那個時候沒有糧票都出不了門,縣里的票只能在縣里用。糧票就是通行證,去到省里就得換省流通票,全國流通票則更難換,要二兩食油才換得到”。
怎么會有北京上海等地的糧油票?原來,張振華結交了不少藏友,這些是他和藏友換來的。如今他有100多張糧油票,最早的是1960年的,而全國最開始發(fā)行糧油票是1955年。“那是段難忘的歲月,也算是留個念想吧。”張振華打算把這些“寶貝”一直留存下去,以后還要留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