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造假大師肯·派雷尼
據《紐約時報》報道,佛羅里達州馬德拉海灘——在近三十年時間里,肯·派雷尼(Ken Perenyi)通過偽造像馬丁·約翰遜·海德(Martin Johnson Heade)、吉爾伯特·斯圖爾特(Gilbert Stuart)和查爾斯·伯德·金(Charles Bird King)等備受歡迎的18、19世紀畫家作品發(fā)了一筆小財。
派雷尼說,1998年,兩名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簡稱FBI)特工出現在他家門口。他們對當時佳士得(Christie’s)和蘇富比(Sotheby’s)賣出的幾幅作品充滿好奇。那幾幅作品表面上看是海洋畫家詹姆斯·E·巴特斯沃思(James E. Buttersworth)的大作,但實際上卻是派雷尼精心制作的成果。他說,在接下來的幾年,FBI繼續(xù)密切關注著他在這座海濱小屋里的舉動。他們追蹤他的作品,看它們在哪兒出售,還同他的朋友和同事談話。盡管當局從未對他提起指控,但這種監(jiān)視迫使派雷尼開發(fā)出了他所謂的“新的商業(yè)模式”:把他偽造的油畫當做那些大師作品的復制品進行公開售賣。
如今,他的這些作品被賣給了棕櫚灘(Palm Beach)的設計師、古董經銷商、專業(yè)人士、商務高管以及其他那些想要追求考究和文雅而又不想大出血的買家。
“我意識到,我所了解和熱愛的那種生活結束了,”他提及自己的騙子生涯時說道。盡管在以前,他的一件偽造品在拍賣時可以賣到70萬美元以上,但現在,幾乎相同的作品只能賣到5000美元。這些作品相當于藝術界的3克拉立方氧化鋯。這種人造鉆石可以被當做一顆蒂芙尼(Tiffany)鉆石在人前炫耀。
買這些作品的人會把它們當做正品出售嗎?
“在起初幾年里,我盡量以合法的方式推銷、出售我的作品。那時,我也不知道它們都到了誰的手里或是人們用它們做什么,”63歲的派雷尼在家中接受采訪時說道。“現在,我有固定的客戶群,我只賣給認識的人。”
盡管有許多企業(yè)都在售賣藝術品的復制品,但幾乎沒有哪一家能比得上派雷尼的手藝——或是他那充滿曲折的經歷。
派雷尼稱,他偽造的畫作曾為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資金支持。他游歷歐洲、出入高級餐廳并光顧范思哲(Versace)服裝店,享受著“完全的自由。”他說,這些贗品讓他結識了黑幫殺手,同時也讓他結識了明星律師羅伊·科恩(Roy Cohn) 和藝術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他宣稱,安迪·沃霍爾曾買過一幅他的贗品。那副畫的原作出自約翰·F·皮托(John F. Peto)之手。
他在即將出版的回憶錄《買者小心:一名美國藝術造假者的神秘生活》(飛馬書社出版)中詳細記述了他的經歷。這部回憶錄已被雷電華電影公司(RKO Pictures)選中。該回憶錄正在被當做一本懺悔錄來宣傳。對派雷尼來說,公開討論他的騙子生活很安全,因為他知道對他偽造作品的起訴時效已經過期。
一名FBI發(fā)言人稱官員們無法對他言論的準確性置評,因為盡管案件文件處于非活躍狀態(tài),但尚未結案。
派雷尼估計,他制作的贗品中有幾百件仍在流通。他偶爾還會在拍賣目錄或是雜志上瞥見其中的某一幅(就像與一位故人不期而遇一樣)。“我想念那種愚弄專家的喜悅,有點讓人上癮,”他說。“對我而言,那是一項偉大的運動。”
蘇富比的發(fā)言人拒絕置評。佳士得的一名發(fā)言人則表示委托人的姓名是保密的。但他同時提到,1993年曾有一幅被認為是出自海德之手的作品被賣出,是一副兩只蜂鳥的透視圖。現在,派雷尼指出那幅畫出自他之手。這幅畫作被列入了海德作品目錄。這個目錄相當具有權威性。該目錄的作者、哈佛大學美術館(Harvard Art Museums)美國藝術館館長小西奧多·E·斯特賓斯(Theodore E. Stebbins Jr。)表示,如果派雷尼所言具有有說服力,他需要重新鑒定那件作品。
派雷尼的合法業(yè)務和違法業(yè)務的區(qū)別在于,盡管他的畫作都有被模仿作品作者的簽名,但他現在清楚地表明它們只是復制品。只有當嫌疑人主動地將復制品歪曲為原作時,才可以稱其為欺詐。
“我把他的部分作品和真品混在一起,”棕櫚灘的社會名流南希·泰萊塞(Nancy Telese)說道。她是派雷尼的老朋友。在她的收藏中,有派雷尼仿制的海德、畢加索(Picasso)、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米羅(Miró)以及其他大師的作品。
“當然,它們比真品便宜多了,”泰萊塞說道。“但我覺得他的作品可以和那些真品等量齊觀。它們太漂亮了,很注重細節(jié)。”
派雷尼表示,其他客戶不愿意接受記者采訪,因為他們介紹他的作品時都稱那是真品。
派雷尼的作品在佛羅里達州圣彼得斯堡(St. Petersburg, Fla。)的三一美術館(Trinity Gallery)出售。美術館老板艾倫·艾布拉姆斯(Allan Abrams)說,美術館所售作品的買主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夫婦,他們是專業(yè)人士,一生都想擁有一幅叫得上名號的畫家的作品,而這里的作品是最接近他們理想的東西。”
派雷尼的家是一座仿楠塔基特鹽盒小屋建筑,里面堆滿了他最喜歡的作品,包括威廉·A·沃克(William A. Walker)的小屋風景畫、一副斯圖爾特的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畫像還有老約翰·F·赫林(John F. Herring Sr。)的馬。
在起居室的地板上,派雷尼鋪開了六幅瓜爾迪(Guardi)的畫作復制品。他說他的藝術技巧是自己開發(fā)出來的。他還說,他在二十幾歲時曾為一名修復師和一名裝裱商工作過,由此學會了鑒定。從大量的研究、試驗以及錯誤中,他想出了如何模仿歲月侵蝕的痕跡:油彩表面引人注意的蜘蛛網狀破裂、蒼蠅糞便留下的小點,以及在紫外線燈下古舊亮光漆的那種看上去黏糊糊、發(fā)綠的樣子。他說,在他最好的作品中有一幅是海德風格的西番蓮。1994年,那幅畫被佳士得當做一項全新的發(fā)現賣出,成交價格為71.75萬美元。在他的火爐上方,還掛著那幅畫的復制品。
現在,派雷尼把自己看作是模仿對象的精神傳人。“這些人都是商人,”他說。他們會就一幅畫做出幾個不同版本,然后再雇傭其他畫家,讓他們在自己的畫室中復制這些作品。
“我相信,如果這些畫家現在還活著,他們會感謝我的,”他說。“我是那個理解并欣賞他們工作的人。”
【編輯:陳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