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llation View
21er Haus畫廊在近日重新開放,舉辦的開幕群展“Great Prospects!”邀請了一些對該畫廊在社會及制度上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問題的藝術(shù)家參展。每件展出作品都以各自的方式對該展廳空間進行了運用,同時還形成了一片開放的試驗領(lǐng)域,在其中,不同的藝術(shù)準則之間可以相遇并且形成重疊。
參展藝術(shù)家選擇的不同的創(chuàng)作方式跨越了一個很廣的范圍:馬庫斯-蓋格爾(Marcus Geiger)對代表了政府的官方符號進行了拙劣的模仿,以脫離了其通常存在環(huán)境的標記及紅地毯為特色。在畫廊那些可以被太陽照射到的展廳中,弗朗茨-魏斯特(Franz West)則將重點放在了月光及其特性之上。奧斯瓦爾德(Oswald Oberhuber)的作品“Museum within a Museum”從一個不同、并且經(jīng)常被遺忘的角度對奧地利的藝術(shù)進行了觀察;而克里斯蒂安-菲利普-穆勒(Christian Philipp Müller)的作品“Family of Austrians”則處理了一些通常與奧地利聯(lián)系在一起的陳詞濫調(diào)。在這件作品的旁邊布置著彼得(Peter Kogler)關(guān)于藝術(shù)家肖像的裝置作品,這些肖像畫全都作于彼得的博物館項目“museum in progress”的框架中。洛依斯-溫伯格(Lois Weinberger)用作品“Wild Cube”來反對了在空白的空間中展出作品這一傳統(tǒng)的展示方式。而在離這件作品幾步之遙的畫廊商店中,Heimo Zobernig合并了藝術(shù)與時尚的經(jīng)濟系統(tǒng),用出售自己的T恤的方式研究了作為一個品牌出現(xiàn)的藝術(shù)家所扮演的角色。
這場展覽的名字“Great Prospects!”指代了21er Haus畫廊透明的建筑結(jié)構(gòu),它允許畫廊之外的人們能從各個方向看到畫廊內(nèi)部;同時,這也是對“觀景臺(Belvedere)”的直譯,因而包含了一段創(chuàng)建于1903年的Moderne Galerie這一重要的博物館機構(gòu)的特殊歷史。除了上面提到的藝術(shù)家之外,皮埃爾-于熱(Pierre Huyghe)、約瑟夫(Josef Dabernig)、盧西奧-豐塔納(Lucio Fontana)、安德烈-弗雷澤(Andrea Fraser)等藝術(shù)家也參加了這場群展。
Marcus Geiger,“o.T.”,2011
Pierre Huyghe,The Host and The Cloud,2009/10
Work by Peter Kogler
Franz West,Moonlight,1998/2001
Lois Weinberger,Wild Cube,2011
Oswald Oberhuber,Museum within a Museum,1978
【編輯:馮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