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女性習慣稱本群體為“女生”或“女孩”,所以在群體節(jié)日到來的時候也將老的說法一并抹去,喚起了新的稱謂——“女神節(jié)”。子正君認為“女神節(jié)”這個說法極好,說明我國女性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女神節(jié)內自然要說女人,子正君今天要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說女人的那些“藝”事兒。
古代女子沒空兒搞藝術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盛行,女童的教育都成問題,更別說學習藝術了。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的劉氏:“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瞧瞧,16歲剛讀一點書,17歲就“嫁作他人婦”,說白了,沒空兒。但嫁了人也不能清閑,“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就算是有滿身的藝術“細菌”,也根本沒有功夫去搞什么藝術創(chuàng)作。當然這算是極端的案例,但也可以管中窺豹。
孔雀東南飛
如果說這是一般的家庭,那大戶人家的小姐呢?“不下繡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是經常會聽到的一些詞語,也可以從一方面體現古代大戶人家女子的日常。很顯然,即使繡樓上的大小姐們可以搞一些文藝創(chuàng)作,但終究是囿于一隅,很難有所成就,了不得做做女紅、繡繡鴛鴦罷了。
繡樓
男權社會下的女性可發(fā)揮空間太小
古代的傳世名作大多出于男人之手,但由此也不能說女性中出不了才人,只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制度對女性的約束,使其無法自由發(fā)揮。當然任何事情總有例外,李清照就是一個特例,她除了是“一代詞人”,也是當時的收藏家,從金石到字畫,節(jié)衣縮食,極力搜討。
大家都知道“書圣”王羲之,但他的啟蒙老師卻是一位女性,晉代衛(wèi)鑠,別稱衛(wèi)夫人,其筆法古樸肅穆,體態(tài)自然,堪為一代大家。
衛(wèi)鑠書法
衛(wèi)鑠書法
但個人的成就終究改變不了時代的現實,即便古代能夠偶爾出來幾個女性藝術家代表,但也無法超越男權社會中男性對于所有領域的統治地位,所以即使古代女性畫家有所成就,恐怕也很難被寫入美術史。
光輝形像逃不出附屬的現實
雖然在古代出現了“四大美女”的光輝形像,但誰又能說她們不是替男人守衛(wèi)自身權力的工具和犧牲品呢?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這四人的背后均有一個特點——政治性。似乎帶有政治性,或是為男權社會做出貢獻的美女才能被男權社會認可為美人,并流傳至今。試想,難道說古代只有這四位女子是最漂亮的嗎?當然不是,只是那些美麗并沒有為男權統治者們帶來實際的利益,沒有為鞏固統治權力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大美女圖
這也難怪,因為古代女性從來就是男人們私有附屬品,不允許,也不需要女人有太多的才華,但這也不代表女人沒有機會到達權力巔峰。從先秦的羋月到西漢的呂后,從建立武周的武則天到晚清的西太后,這幾位都能稱得上是古代女性的佼佼者,杰出的優(yōu)秀的代表。當然關于“紅顏禍水”、“牝雞司晨”之類的說辭,子正君認為,這應該是男權主義者對于自己群體的大權旁落而抹黑的說法。這些說法也許是正確的,也許是錯誤的,因為所謂正史,是那些勝利者的總結,而最終勝利者與記錄歷史的刀筆吏們當然都是男性。而政治女性的結局往往是將權力“還”給了男性統治者。
呂后假想圖
唐代張萱《唐后行從圖》中描繪的武則天
慈禧畫作
慈禧畫作
女人發(fā)明的“女書”
在一些地區(qū),古代女人甚至無權書寫屬于“男書”的漢字,無奈之下,硬是在成熟的漢字體系中發(fā)明了表音節(jié)的“女書”。盡管發(fā)明的時間和人物有待考證,但在“女書”是由女子發(fā)明的這一點上還是有共識的,子正君不得不佩服古代女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
女書
女書
女書
據資料介紹,女書脫胎于方塊漢字,是方塊漢字的變異。外觀形體呈長菱形的“多”字式體勢,右上高左下低,斜體修長秀麗。乍看上去似甲骨文,又有許多眼熟的漢字痕跡。
崛起的近現代女性藝術家
到了近現代,關于“婦女解放”的意識開始在中國形成并出現了不少的“婦女解放運動”。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女性服裝上的變化,突顯了女性地位的提高。
旗袍,被稱為世界上最性感的服裝,它的代表特點就是高開衩,讓中國女性的曲線得到完美展現。隨著服裝的解放,女性的思想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追求平等,追求進步,追求自由,追求個性的意愿與理想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了出來。盡管如此,在藝術領域中的女性數量還是遠遠不及男性。
潘張玉良(潘玉良)自畫像
這主要還是歸結于自然屬性和社會的思維慣性,因為女人實在太忙了,很少能夠抽出時間來搞創(chuàng)作。就像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劉濟榮說的:“女畫家的體格本來就遜于男畫家,還有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照顧老人、料理家務的重擔,非常不容易。”男女平等有時真不是說說而已,真正做到平等何其難也。
開個玩笑,如果社會現實反過來,女人只管生,男人將家庭里外的瑣事包圓兒,全心全意支持女人搞文藝創(chuàng)作,相信世界上會有更多傳世作品出現。子正君可不是在節(jié)內拍馬屁,來看一則網絡段子吧:
“黨史研究新發(fā)現:重慶解放前地下黨被捕133人,叛變的全是男性,20位女性無一變節(jié)。女性無論對待信仰、友誼、愛情都忠貞不渝。”
這當然也屬于極端的案例,但確實說明了女性在追求某種事物或者目標上的專注程度。
何香凝畫作
宋美齡畫作
說了這么多,其實在說一個問題,作為人類的兩性,宇宙的陰陽,男女在其中的作用都很偉大,所以“平等”是自然屬性,“不平等”是主觀意識,“追求平等”是全社會努力的目標。
祝愿全世界的女性朋友女神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