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飛之子陳凜
在他32歲那年,父親陳逸飛去世,留下了龐大的逸飛集團。陳凜把產業(yè)全部關掉,在上海灘做起了天使投資人。
陳凜2012年初,陳凜成了聯(lián)創(chuàng)策源的投資合伙人。在這之前,陳凜,這位著名藝術家陳逸飛的兒子,一直作為天使投資人在上海單打獨斗。
“我跟馮波是十幾年的好朋友了,上海又是消費、媒體的大本營,他們在這邊沒有人,我以前就一直幫他們看項目,都一起做。”陳凜告訴《創(chuàng)業(yè)邦》記者,最近,他們會聯(lián)合投資一個做功能性飲料的企業(yè)和一家日式快餐公司。今年他會投資四五個項目,之前投資的郁金香傳媒將會謀求在國內上市。
不同于常見的天使投資,陳凜專選那種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但VC還沒介入的企業(yè),而且投資額度達幾百萬美元,也要比一般的天使投資大。
“很多上海的公司是這么想的,與其早期融資讓VC拿走很多股份,還不如找一兩個好的朋友進來,大家?guī)兔纯丛趺慈谫Y,跳過VC,直接進入PE,直接做一輪大的。”陳凜說。
2005年,陳逸飛去世之后,繼承了部分家業(yè)的陳凜,基本上停掉了父親所有的產業(yè),專注于做投資業(yè)務。他的逸飛投資控股僅有一名員工,就是他本人。他時尚、輕松、務實,人脈頗廣,盤踞于上海灘的天使投資領域,自稱是上海灘投資的“地頭蛇”。
“中國城市很大,每個城市都有一批地頭蛇,你不可能上海做得好,北京也做得好。我覺得將來的投資肯定是這樣的:第一有地域性,第二有細分或者產業(yè)細分。因為中國太大了,你不可能什么人都認識,什么都了解。”
專注消費品和媒體
陳凜投資郁金香傳媒本是無心之舉。2005年以后,分眾上市,要擴張業(yè)務,做戶外大LED媒體,當時陳凜的妻子帶著團隊幫江南春做戶外LED媒體,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那家公司就叫“郁金香”。當時郁金香已經做好了第一塊屏,在上海跟江南春搶得很厲害。
“戶外大屏需要政府審批,一塊大電子屏,最起碼要七個牌照,環(huán)境、交通、電力等等。郁金香跟政府的關系不錯,上海政府也非常支持他們,反而江南春這里得到的支持好像有點問題。”于是陳凜找到了郁金香的老總王敏,并于2006年初向郁金香傳媒投資六七百萬美元。隨后,陳凜把華平也拉了進來。陳凜說,那時候老虎也想投,當時很多人想投,后來還是拉了華平。
“上海圈子很小,就這些人。而且之前我?guī)透赣H也融過資,大家都認識。”陳凜說。
隨后一兩年,賽富投資了香榭麗,凱雷投了分時傳媒,在上海展開了戶外大屏爭奪戰(zhàn)。
“這個東西做到后面,有點像商場,一旦你拿到手,什么事都不用干,你天天就坐在那兒收錢就好。”陳凜說,當時上海戶外牌炒的很高。有的公司為了搶LED屏,直接去找已有的LED屏的老板,對方如果年盈利500萬,就花600萬包下來,后來公司都崩掉了。如今分時已經關閉,香榭麗已經被落在后面,郁金香是本地的老大。
“那時候像郁金香就沒有這么擴張,還是很小心的,有好的就做,沒有好的就不做。”陳凜說,別的公司崩掉之后,郁金香再從他們手里買回來,“現(xiàn)在北京的大屏全部是我們的,全中國最好的屏都在我們手上。” 一塊好的屏幕每年的營業(yè)額驚人,高達千萬。2011年,郁金香的大屏幕就達到了60塊。
2007年,陳凜和淡馬錫一起,投資了一兆韋德健身,跟勝達投了最大的物流公司新時代物流。一兆韋德如今是國內最大的健身會所,2012年將會達到110家店,而且絕大部分是直營。
“我專注于投媒體和大宗消費品,因為這方面是我們家之前做的東西,我也比較懂,而且這也是上?;蛘呱虾V苓叺貐^(qū)比較多的。如果你說到高科技、互聯(lián)網這可能就不是上海,這是北京了。”陳凜說。
消費品和媒體,是陳凜投資的主要方向。近幾年,他一直和上海兩家奢侈品代理公司接觸,準備投資,“都是圈子里面的。”這兩家奢侈品公司中的靜安鴻祥,是中國最大的阿瑪尼代理商。陳凜說,靜安鴻祥2010年的利潤就有兩三千萬。
“因為我覺得隨著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高端消費會越來越大,中國很快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陳凜說。但中國市場太大了,國外的頂級品牌如路易威登、香奈兒、愛馬仕可以一個個城市做渠道,但是一般的品牌沒有這么多資金,一定要依靠渠道,所以渠道商就變得非常寶貴。這就是他投資的原因。
打一圈電話就決定投資
每次投資前,陳凜都要跟企業(yè)家“培養(yǎng)感情”,一般要培養(yǎng)三到五年的時間。陳凜說,所謂的“培養(yǎng)感情”就是交朋友,互相照顧,間或給對方提供一些建議,互相增進了解。
“現(xiàn)在這些企業(yè)家其實很怕跟基金合作不愉快,他們非常小心。所有的公司其實都是需要像我這樣的人,像個天使一樣協(xié)調他們和基金之間的關系,因為基金是很強勢的,這個要、那個要,企業(yè)家肯定是這個也不給,那個也不給。”
不光后面的融資,融資后戰(zhàn)略上的安排,介紹人,找人,協(xié)調關系,陳凜都會做。
“其實我覺得天使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什么都得做,能幫得上忙就幫。”陳凜說,很多公司他進去的價格也都挺便宜,“我不是一個基金,我能在這個公司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能把這些東西做大。中國是很奇怪的一個地方,你是朋友,又能帶來價值,他就不會跟你去計較市盈率。”
他以一兆偉德舉例。2007年,當時他準備投資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在跟對方在談。后來陳凜幫一兆韋德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投資了一兆韋德。
“其實那時候大家知道的基金都看過一兆韋德了,而且淡馬錫的價格也不是最高的,但是后來一兆韋德選淡馬錫是有他的道理的。”陳凜說,淡馬錫是一個比較大的品牌,和一兆韋德聯(lián)系密切的地產商都很認。而且萬一發(fā)生金融危機,很多小基金撐不住,淡馬錫肯定能撐住。
整個逸飛控股只有陳凜一個人,他從來不做盡職調查,而是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投資一兆韋德之前,陳凜打了一圈電話就摸清了它的行業(yè)地位。
“我打電話給他的器材供應商,給他的上游地產商萬科,萬科說我們就跟這個人做。一個公司的好壞其實問問上下游口碑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派10個人把帳本看一遍。像基金那樣,找律師找會計師,一頁頁地做盡職調查,我真的沒有做。”
除此之外,就是行業(yè)里最喜歡提的“看人”。
“你說我眼光多好,也不見得。但是我也看人,覺得這人還不錯,也會投。”陳凜說,投一兆偉德的時候,當時對方只有三十家店,就是因為覺得人不錯才投的。
一兆韋德的創(chuàng)始人是浙江寧波人,很小就來到上海來闖,年齡和陳凜相仿。陳凜之前也見過其他的健身房老板,見到一兆韋德創(chuàng)始人之后就決定投資給他。
“大家都說健身房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但是只要活著都能賺錢。見了這么多人,我覺得這個人不錯,可以去賭一把。”陳凜投資新時代物流,也是看重兩位創(chuàng)始人在業(yè)內的地位。“這兩個人都是中國物流界的教父,應該也沒有太大問題”。2011年下半年,陳凜投資的物流公司新時代空運賣給了全世界最大的物流公司馬士基,陳凜得以退出。
陳凜每投資一家公司,所占股份一般在10%到20%:“我希望在公司上市前擁有5%到8%的股份,這就意味著我一定要占到15%到20%,因為之后要被稀釋。”
他不喜歡“播種式投資”,而是看好了行業(yè),就投一兩家,“情愿把一百個種子變成十個”。陳凜喜歡追加投資:“假設我認定這個公司好,我會不斷地加碼,不會退出。好公司你就長期持有,不見得要賣掉的。因為我不是基金,沒有什么壓力。”
在上海,陳凜的工作就是每天見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人聊天。他跟很多基金關系都不錯,就在記者第一次采訪他的當天晚上,他還要參加一個時尚晚宴,第二天的安排是和啟明的人一起打高爾夫。在成為策源的投資合伙人之前,他一直在幫啟明創(chuàng)投看項目。
“這個行業(yè)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上海做大宗消費品的,大部分都來找我。我經常問那些基金,最近在看什么項目,很多基金項目根本沒有我看的多。”陳凜說,他的工作就是認識各種各樣的人,然后去發(fā)掘有潛力的人,鼓勵他們創(chuàng)業(yè)或做大。
“上海做天使的不多,很多都是用業(yè)余時間,碰到一個項目投一下,平常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像我這樣全職做天使投資的很少。”
父親的光環(huán)
1999年,陳凜辭去蘇黎世金融集團的職務,回到中國。當時邵亦波、唐越、唐海松都回來了,陳凜在國外和他們很熟識。第二年,他幫助父親的逸飛集團融到了軟銀的投資。陳凜說,當時父親跟自己說想融資,于是就融了,那是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服裝企業(yè)融資。
“我父親有很多好的想法,投開了都不錯,但他跟很多企業(yè)家一樣,拿到了風投,就不計成本地要做大要擴張,馬上問題就出現(xiàn)了。他并沒有考慮清楚為什么要讓基金進來,也不知道要擔什么責任、義務,這些都搞不清楚。” 陳凜說,錢到位了以后怎么去管理,資金的管理、團隊的建設,父親都沒有做好。陳凜說,父親在過世前已經很累了,所有人都要找他,不光是公司,市政府也找他,媒體也找他,應付不過來。
2005年,陳逸飛去世,當時逸飛服裝店在全國有上百家店,都由陳凜的繼母繼承,店面存貨被變賣,后來慢慢都關掉了。旗下的兩本刊物,由陳凜繼承,后來也停掉了。他覺得做雜志太累,而且收入微薄。當時軟銀投資的錢,在陳逸飛去世以后也還掉了。“我們里面有一個贖回條款,也就是兩百萬美金。”
如今,逸飛集團下面的企業(yè)已被全部關掉。
“我對服裝沒興趣。服裝這個東西是全球的競爭,比設計、比面料、比物流、比運輸,我們有什么優(yōu)勢?杉杉集團都沒做成,雅戈爾也沒做成。你不能說因為中國人有一個夢想就要做,這些都是很難的。”陳凜說,父親過世以前,公司現(xiàn)金流就很不好,因為擴張?zhí)?,管理不善,?003年就開始虧損,一年有兩千萬的漏洞。
“說老實話,放棄父親那些產業(yè),遺憾是有點遺憾。但是回過頭來想想,把人類歷史往上翻,不要說中國,全世界有多少個牌子?不也都全沒了嗎?我想維持也不見得能維持下來,除非我把這個團隊建設好,但是我覺得建團隊很難。”
在陳凜眼里,陳逸飛是個純粹的藝術家。
“我覺得我父親有一點是對的,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創(chuàng)新,做投資也是這樣的,與其你跟別人學,還不如自己去發(fā)掘一塊來做。以后年紀大了,回首往事,你可以說,我做過一些比較有趣的東西。”
陳凜說,他認為父親比較開心的就是看到他做得還可以:“因為你也知道,很多有錢人家里面的孩子都是敗家子,天天去追明星。我最早自己出來做雜志,幫我父親融好資以后,就開始做自己的事業(yè)了。”
逸飛控股基金現(xiàn)在規(guī)模在五千萬到一億美元,除了天使投資,還有股票和基金,在高盛、摩根、凱雷都有資金。
“你可以把我們看成一個家族的基金管理,錢要管理,炒股票、買債券都可以做,但我的興趣愛好就是投資的這些公司。”陳凜說,整個逸飛控股就是他和夫人做起來的,通過利用各種各樣的投資賺來的錢滾動發(fā)展起來。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陳凜就認識江南春,江南春好幾個得力的部下都是他的朋友,陳凜的夫人是江南春的助理,因此有一點分眾的股份,在陳凜投資郁金香之后就退出了。因為陰錯陽差的關系,陳凜在如家還有些股份,后來也賣掉變現(xiàn)了。
“父親沒有留給我什么東西,我是靠我自己白手起家做出來的。如果非要說留下了什么,父親留了一個光環(huán),我是陳逸飛的兒子,拿著這個名片,別人對你的信任度會高一點,至少不是一個騙子。但沒有被投企業(yè)會因為我是陳逸飛的兒子,給我便宜的價格進去。以前都說因為你是陳逸飛的兒子,大家都會照顧你,怎么照顧?一起吃頓飯就是照顧了,還要怎么照顧?”
【編輯:湯志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