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英國研究證明博物館有助于學步期幼兒的成長

來源:湖南省博物館官網(wǎng) 作者:陳雙雙譯 2014-11-20
暑假期間,很多家長愿意陪著孩子們?nèi)ス洳┪镳^、美術館和科學中心,對大一點的孩子們來說,他們能夠有事可做。但是,對剛剛學步的幼兒而言,他們則喜歡從一個展廳逛到另一展廳,走來走去,不會認真欣賞展品,所以很多家長感到迷惑,參觀博物館能否給這些幼兒帶來益處。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員Abi Hackett針對3歲以下幼兒進行了一項研究,最后得出結(jié)論:在博物館內(nèi)讓他們走來逛去,有助于幼兒的成長。
 
家長應該充分了解該博物館是否鼓勵讓孩子們跑來跑去,有些博物館是專門針對家庭觀眾開放,他們甚至會為孩子們設置一些攀爬、跳躍運動或跳舞活動。
 
了解這個地方
 
研究人員試圖從兒童的角度尋找兩個問題的答案:幼兒對博物館的認識以及他們從博物館中學習到了什么。研究對象是來自8個家庭的幼小兒童,研究時間長度為一年,這些家庭在此期間參觀同一座博物館,次數(shù)在4至10次之間。
 
結(jié)果顯示,孩子們能夠很好地融入博物館環(huán)境之中。他們喜歡觀看某些展品;對鑲嵌在地板上的燈,孩子們喜歡在上邊跳著玩耍;他們還喜歡爬長凳以及擺弄地板上的金屬過濾網(wǎng)。如果是和同齡人一起玩耍,他們則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這些探索活動之中。
 
在這一年中,孩子們對博物館越來越了解,所以他們自信心增強,更加勇于探索。他們逐漸熟悉了博物館的參觀路線,能夠快速找到自己喜歡的展品,一年后,每個孩子在博物館里都有自己喜歡的地方和位置。例如,孩子們迷上了博物館里的一件熊標本,很多孩子剛一開始看到都很害怕,但慢慢接觸之后,他們都喜歡上這件展品,并且能夠自己找到這件展品。當他們走近這件熊標本時總會玩相同的游戲,假裝熊在撓癢,他們慢慢地靠近它,摸一下它“癢”的毛皮,然后再跳開。每次參觀孩子們都會根據(jù)喜好創(chuàng)建自己的參觀方式。
 
一種不同的學習方式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幼兒在博物館中的學習方式具有獨特性,他們不是學習博物館展品的具體信息,而是用自己的身體去探索和學習如何與陌生的地方建立一種互動關系。該研究與之前進行的更廣泛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合,即“運動”在幼小兒童的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有一點爭議之處,即博物館是否具有包容性——是否允許幼小兒童在博物館內(nèi)奔跑玩耍。
 
最后,研究人員提出如下建議:家長帶領幼小兒童定期去參觀同一座博物館、美術館或科學中心,這樣對孩子們益處最多。孩子們在博物館內(nèi)走來走去,多次參觀之后,他們就會逐漸形成方位感,了解博物館內(nèi)各個不同的地方,進而增長知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