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實驗藝術進行到底?

編者按 在我國,“實驗藝術”這個詞與嚴格意義上的西方概念是有區(qū)別的:在20世紀90年代,這個詞應該是指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實驗性。藝術的實驗性,它的概念或許稍顯明晰,然而與其密切相關但又不能等同——關于“實驗藝術”的爭議卻始終不斷。懷揣諸多疑問,99藝術網(wǎng)與長期從事實驗藝術探究的藝術實踐者、藝術教育者們展開了一系列對話,希望能從中找到有關實驗藝術的種種線索。更多 >>
第九日話題40期

該如何對“實驗藝術”進行學術定位?

鮑棟:以反叛定位的實驗藝術

提起“實驗藝術”,鮑棟笑稱這實際上只是一種說法罷了,就好像“當代藝術”一樣。他認為實驗藝術其實就是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在這種態(tài)度之下不斷地去反思現(xiàn)有的藝術實踐、方法、價值觀等一切值得反思的東西。 更多>>

馮峰:沒有定論正是實驗藝術的可貴之處

實驗藝術是一個新興的東西,還沒有到達形成定論的時候,并且實際上定論也是不存在的,因為任何的定義都存在于動態(tài)、變動當中,特別是實驗其實是在探尋一種可能性,所以我認為它是不存在定論的。 更多>>

余極:實驗藝術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沒有人做過的

余極認為,實驗藝術其實就是一種嘗試,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不愿意去做的。在嘗試之下,有可能會走出一條路子來,有可能會發(fā)現(xiàn)關于某種形式、某種方法的問題,同時還有可能會面臨失敗。 更多>>

邱志杰:“當代藝術”和“實驗藝術”的廢除---我的理想用詞是“藝術”

今天的中文語境中,如果要我來描述“實驗藝術”這樣一個描述性概念,我會列舉如下要點:嘗試對人類到目前為止關于藝術的定義有所重新設定、嘗試對人類到目前為止做藝術的方法有所拓展、嘗試在同時代占主流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之外建立其它考慮問題和感受事物的方式……
更多>>

中國觀念藝術描述——關于藝術實驗與實驗藝術

“實驗藝術”這一說法比較含混,因為任何藝術只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都可以說處于實驗之中。在約定俗成的意義上,實驗藝術是一種策略性稱謂,一是說它不屬于主流意識形態(tài)即“主旋律”,二是說多樣化范圍中允許藝術家進行實驗性創(chuàng)作。 更多>>

實驗藝術與大眾的距離有多遠?

99藝術網(wǎng)曾推出的一檔談話類節(jié)目《藝術解碼》,并將中央美術學院實驗系呂勝中老師、王郁洋老師以及學生朱恒爍、陳明強、張麗丹請到99藝術網(wǎng)演播廳,共同探討了有關實驗藝術的相關問題。

 

應如何看待“實驗藝術”教育?

潘公凱:實驗藝術離不開技藝與創(chuàng)意

實驗藝術不僅是創(chuàng)意,還有表達的問題,有了創(chuàng)意沒有好的表達手段和能力,或者說對于藝術的表達語言不熟悉、不了解,表達就會不充分。從這種角度來看,一方面是實驗藝術應該進入學院,另一方面是實驗藝術進入學院的過程中,需要在教學結構、理念以及思路方面做出調整和改進。 更多>>

“小人”別樣“紅”——呂勝中談藝術創(chuàng)作與教學(二)

目前看來,這個專業(yè)在各院校的名稱不一、教學內(nèi)容很不統(tǒng)一,以及目前教材、師資的匱乏等等問題,需要有達成共識,進一步完善的很多問題需要探討。 更多>>

王春辰:中國學院實驗藝術的特點、動因和理論悖論

不用擔心實驗藝術的概念、內(nèi)涵有內(nèi)在的矛盾,關鍵是我們要從實踐上不斷豐富它的內(nèi)容。
更多>>

張小濤:觀念與技術的融合才是實驗藝術真正有未來的方向

學院對于實驗藝術說法不同,所做的工作也可能會有不同傾向,但這些其實都是表面看上去的形式,最根本的還是實驗藝術的背后看不見的準備,可能代表了每個學科不同的突破口。
更多>>

陳秋林:實驗藝術是以藝術的形式表達某種先鋒精神

在學校不管是開設實驗專業(yè)或者是像川美的新媒體系,其實我們學的相當于還是一種方法,在熟悉美術史的過程中學習一些方法。但是真正的實驗藝術可能是在自己完成思考的過程當中孳生出來的。 更多>>

陳默:實驗是對未知結果的嘗試,是對擬想目標的驗證

實驗是對未知結果的嘗試,是對擬想目標的驗證。既然如此,在藝術院校里,每個專業(yè)都應包含上述特征,每個專業(yè)都要為培養(yǎng)未來杰出藝術家而加倍努力。由此而論,本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實驗”精神,被單獨抽離成學科或專業(yè)就有了某種別扭感。 更多>>

展望未來,實驗藝術將呈現(xiàn)怎樣的新面貌?

幸鑫: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做實驗

今天的實驗就是明天的傳統(tǒng),明天也會有新的實驗出現(xiàn)。人類就是不停地在進化,不停地在往前邁進,世界永遠需要實驗。 更多>>

周斌:實驗必須要有一個態(tài)度

從事實驗藝術是一種態(tài)度,要有勇于冒險犯規(guī)的勇氣。藝術家的存在價值就在于拓展新的領域,能夠提供一些新的經(jīng)驗,別人看到你的工作會覺得:哦,還可以這樣去創(chuàng)作,沒想到。
更多>>

為什么中國需要實驗藝術

中國需要實驗藝術,需要真正的人格獨立,實驗藝術絕不是把當今所有藝術式樣拿來復制一遍,而是對他們進行質疑,必須建立自己的東西,我們才能夠獨立,我們才能發(fā)展,我們才能站立于世界。 更多>>
鮑棟:今天的實驗好像是一種很激進的姿態(tài),我希望這種激進的姿態(tài)背后不要有一種歷史進步論或者藝術進步論,如果非要把實驗藝術當成是一個外在標準,那還不如舍棄這個概念。
更多>>
陳默:網(wǎng)絡時代帶來了觀念和閱讀方式的變化,也給實驗藝術帶來了新的課題,僅靠與過去時代相對應的技術和語言方式,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這就需要藝術家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將新技術新觀念融入到實驗藝術中。 更多>>
馮峰:如果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就剛好來什么樣的,那其實就是已知的了。我覺得我們需要的實驗藝術正是在我們的經(jīng)營之外,或者是在我們現(xiàn)在已有的預知之外的。 更多>>

結語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網(wǎng)絡科技正在改變著這個令我們越來越不安的世界,既往的生活方式和節(jié)奏正在被顛覆、改造,藝術也同樣不能免受影響。許多新興事物的出現(xiàn)開創(chuàng)了前所未有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同時也給實驗藝術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生活變化,藝術必須相隨,也必然有相應的實驗藝術。固步自封不行,抱守殘缺不行,未來的實驗藝術究竟如何,就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弋倩蕓
出品:99藝術網(wǎng)新聞部
聯(lián)系方式:010-51374003-809/816/808
郵箱:xinwen@99ys.com
版權聲明:99藝術網(wǎng)原創(chuàng)策劃,
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logo 二維碼

往期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