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濤zxt:
年青還是要離開故土出去漂一下?流浪也是旅行,所謂實踐出真知,沒有漂過怎么知道自己適合不?我鼓勵年青人要出去漂,用時間換空間:) |
@朱其在這里:漂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漂一漂能鍛煉人也有是有益的;飄的人是不怎么想結果的,想結果的人一般不會漂的。 |
@宋新郁: “好事者”統(tǒng)計,中國藝術家人數(shù)占世界藝術家總數(shù)的50%.這其實是中國教育制度造成的誤解:每個進入美術院校的學生都以為自己畢業(yè)就藝術家了.其實美術院校更應培養(yǎng)藝術教育人才: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美術素質教育者,以提高這個藝術素質本不太高的民族的素養(yǎng),全民素養(yǎng)提高了才能有真正藝術家生存的土壤。 |
|
@豪大大香雞排河大店:我贊同你對年輕人善意的經驗分享。但是我想說年輕人如果沒有激情四射的碰撞,沒有對生活的強烈體驗,那么藝術該怎么玩呢?好的藝術應該是勇敢者在人生旅途上的探索。來吧年輕人 ,勇敢的沖向你心中的目的吧,去吧年輕人不要被所謂的機會束縛你蓬勃的生命......哈哈哈哈。 |
@批評家楊衛(wèi):過去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所以藝術家來北京很重要,現(xiàn)在到處都已經連網了,在哪都一樣。 |
@左邊的朋友你們好嗎:要是做得好在哪都一樣。但有些人就是覺得交不起房租打不起車去一個地方在路上都要花八小時安逸得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