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約有3000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數據總量為185462項。(搜索耗時:0.0137秒)

741. 【專訪】“只要有具體,就會有邊界”——沈勤與他的“出世”之態(tài) [86%]

...下的話題。我在畫院(江蘇省國畫院)里接受過傳統(tǒng)繪畫的教育,也做過當代藝術的嘗試,在我看來,作品只有好與不好之分。無論是哪個領域,好的作品能打動人心的比例都是一樣的,不存在你基于哪種觀念,或者用什么樣的方...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21-04-30 09:30:12

742. 視覺政治學:另一個王廣義 [86%]

...保質觀念的異同》、《物種起源-歐洲文明史》、《基礎教育》等一批“國際政治”題材的作品,在這些裝置形態(tài)的作品里,他將在《易燃易爆》中所制造的危機感轉移到國際政治、心理和社會學領域(事實上,同期他還創(chuàng)作了...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8-09-04 00:59:38

743. 央美實驗藝術十年:中國現(xiàn)代藝術教育新趨向 [86%]

在西方的美術教育體系里,實驗藝術并非獨立專業(yè),而是作為觀念滲透在教學結構的各個方面。在中國,實驗藝術作為學科,是世紀初前衛(wèi)、新潮的藝術現(xiàn)象與積累...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08-14 10:02:55

744. 藝術家的書架:徐坦 [86%]

...說自己內心不確定的話,雖然我的任何看法都來自所受的教育,但如果我說錯了,也是我的看法錯了,不可推卸。在過去幾年,我的閱讀量不大,我懷疑是閱讀方式的問題。對于我來說,閱讀必須引起一種特殊的內心的直觀經驗...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4-07 10:00:19

745. 徐慶平:我的父親徐悲鴻改良了中國的“八股山水” [86%]

...是在那個最為艱苦的時代里,徐悲鴻等老一輩的藝術家和教育家為中國的藝術發(fā)展開拓出一條新的道路。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首屆國際藝術臻品展的現(xiàn)場,分別展出了中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其中展出了西方...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10-14 10:38:43

746. 陳丹青:“每次看到中國式素描,我就想死!” [86%]

...拔之生命力的唯一原因,是整整好幾代中國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除了這種黑乎乎臟兮兮,也不會畫別的。從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到各地美院和師范院校乃至綜合院校中的美術專業(yè),都是這種中國式素描的擁堵堆積泛濫成災...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6-01-25 13:40:19

747. 李叔同和西畫東來 [86%]

...是,他卻是最早將西方油畫學成歸國,并實施于本土美術教育的中國人。因此,李叔同依然是清末民初中國西畫界以及美術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比李叔同早一年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的中國留學生為黃輔周,其于1905年9月入學,學...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3-11 09:12:48

748. 展覽如何“策”才能“有得看”而不是“炒冷飯”? [86%]

...的價值正在發(fā)生一些悄然變化,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觀看、教育、審美的場所,還兼顧著其他一些社會需求。我們在展陳上下足了功夫,應對挑戰(zhàn)。例如今年的展出季,我們開發(fā)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創(chuàng)產品,制作了船票、公教小冊...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9-12-27 01:58:27

749. 中國寫實畫派十年展 [86%]

...繼無人的擔憂,確實是個現(xiàn)實問題,這要看我國當前美術教育的作為了。不過,我們也不必杞人憂天,要相信青年一代中會有向往和獻身寫實藝術的人。事實上,不論在藝術院校還是在社會上,孜孜不倦地學習和研究寫實繪畫的...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11-07 09:39:55

750. 律海明:2013古瓷市場將回暖 宋瓷極具收藏價值 [86%]

...《理財與文化》等刊物的采訪與獨家報道。多次接受中國教育臺<<博物探究>>欄目的采訪,并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接受了關于宋瓷方面的嘉賓座談。并參與國家大型電視節(jié)目《博物探究》欄目的講解,取得非常好的效...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1-22 1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