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西安·弗洛伊德
1、弗洛伊德的畫作都帶有自傳性質(zhì)。幾乎所有的畫中人物都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他自己及其價值觀的故事(他很少接受委托創(chuàng)作作品)。
2、據(jù)弗洛伊德回憶,圖書經(jīng)銷商Bernard Breslauer是他所作的肖像畫中,唯一一個不喜歡的主人公。弗洛伊德是如此地討厭這個“模特”,因此他故意在畫面上做了一些小動作,要讓Breslauer變得“比現(xiàn)實中更令人討厭”。Breslauer在收到這幅肖像畫之后,給弗洛伊德寄去了一封信稱弗洛伊德“違反了畫家與模特之間不成文的規(guī)定。”后來這幅肖像畫被Breslauer摧毀了。
【相關(guān)閱讀】
【視頻】盧西恩-弗洛伊德:藝術(shù)背后的藝術(shù)家
弗洛伊德的作品“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這在2008年時拍下了3360萬美元的高價。
3、弗洛伊德在創(chuàng)作后期才開始使用厚重的雕塑式筆觸,這個決定使他在當(dāng)時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擁護者。
4、弗洛伊德認識很多藝術(shù)家,但他仍然保持了自己的風(fēng)格,并且從未向其他天才屈服:他將畢加索看作是“絕對的道德敗壞”,將曼·雷(Man Ray)看作是“聒噪而又庸俗的”。
5、弗洛伊德對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大部分藝術(shù)都有一種接近本能的憎恨。文藝復(fù)興是一個重視人文主義精神的時期,而弗洛伊德的觀念卻正好相反:人永遠也不能忘記他就是墮落主體這一事實。康德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美學(xué)是可以與痛苦融合在一起的,弗洛伊德證明了確實是這樣。
作品“Boy Smoking”
6、弗洛伊德不喜歡看起來太像藝術(shù)的藝術(shù)。藝術(shù)評論家Martin Gayford曾說:“弗洛伊德作品中的笨拙難看都是故意為之的。”例如,泰特英國美術(shù)館曾展出的作品“Boy Smoking”(1950)就不是一幅真實的肖像畫。作品中模特的眼神呆滯而且空洞,整張臉也平得可怕。但是這里的平坦向觀眾講述了一些這個男孩所處的境遇,就像是被烙印在了他年輕的身體上的一個艱難的表情。弗洛伊德見到這個叫Charles Lumley的男孩時,是Lumley和他的哥哥“正準備闖入弗洛伊德工作室的時候”。弗洛伊德那時候住在帕丁頓,這在當(dāng)時是一個工人階級聚集的地區(qū),他總是會幫助那些犯了罪的鄰居。
7、弗洛伊德為英國女王以及凱特·莫斯(Kate Moss)等名流畫過肖像畫,但他也很欣賞他的朋友以及一些流氓無賴,也喜歡為他們作畫。這包括一個“非常聰明的銀行搶劫犯”(這是弗洛伊德的原話),他在弗洛伊德的作品“A Man and His Daughter”(1963-4)中以一個臉上帶疤的形象出現(xiàn)。
8、弗洛伊德曾說時間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奢侈品。但他會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有時候還會花數(shù)年時間來作一幅畫。他希望他的觀眾也能做到這一點:弗洛伊德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個不同的主題,觀眾需要花時間去了解。
9、弗洛伊德很少談到他的藝術(shù),他幾乎沒有接受過采訪。
10、弗洛伊德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擁有自己的特點。即使是在回顧他這60年來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時,他依然會贊美他所畫的每一個事物的獨特歷史。他對“存在事物”多樣性的敏銳感是他使作品保持活力的法寶。
文/Florence Waters
【編輯: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