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盛宴·2014成都藍頂藝術節(jié)特別報道
藝術品在路上是什么樣子?本屆藍頂藝術節(jié)主題展《日常之名》由30多位藝術家上百件裝置作品構成,其運輸過程和難度曾讓藍頂頭疼不已,要安全將藝術品送達指定位置,聽起來不難,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
藍頂美術館展務部的工作人員曾書彬對方力鈞作品《2013.7.25》從北京運輸到成都的過程記憶猶新。“藝術節(jié)是9月19日開幕,而方老師的作品之前正在北京展出。這件作品是在13日到達藍頂美術館展館的,從接到通知到作品運到,用了一周時間。這組作品是三件陶瓷制品,非常易碎。我們先聯(lián)系到長期合作的一家運輸公司,他們不敢接。”隨后藍頂找到北京展覽方,讓其找北京的保險公司,但沒公司接招。經過多番協(xié)商,藍頂方面最后決定,保險公司找成都的,運輸就讓北京方面負責。“成都的保險公司敢接,是因為他們對我們藝術品運輸的規(guī)范性放心。”曾書彬說。
藍頂方面給保險公司遞交了一份完善的運輸方案。一開始想空運,但保險公司擔心飛機遇到氣流顛簸導致作品破損。隨后采用地面運輸,藍頂美術館為此與北京方面簽訂協(xié)議:運輸途中,車輛時速不超過60公里,而且每隔兩小時就要打開檢查一次,看有無抖動痕跡。有運輸就需要包裝,《2013.7.25》采用的是全木框打圍包裝的方式,木工板厚達5厘米。內置小的泡沫塊防震,最里面一層包裹有塑料(9640,-35.00,-0.36%)膜,防止細渣掉進藝術品內部。運輸花了3天3夜,9月13日抵達展館時,“參與運輸的雙方工作人員同時在場,開箱驗貨。開箱時,有很多包裹的泡沫,但不能用手去拂,必須用吹的方法。把泡沫吹掉后,再小心翼翼地把藝術品外層包裹的塑料膜去掉,我們還會與之前提供的照片進行比對。”
從事藝術品運輸14年的“成都藍頂藝速物流”的徐經理經手過幾萬件藝術品,最大一單是收藏家林明哲的藏品運輸,共有600多幅作品,里面就包括何多苓、程叢林、艾軒等的作品。“運費就2萬多塊錢,1800元的保險費,保額只有十多萬,是因為他們信任我,要知道這些藝術品總價值至少十個億!”對于這個行業(yè)他也概括為一句話:小心小心再小心。藝術品運輸能反映藝術市場的火熱程度,據徐經理分析,2001年至2003年運量還比較少,2004年至2007年藝術品運輸市場異?;鸨?008年至2011年則為低潮期,“現(xiàn)在又逐漸有回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