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美國博物館不容錯過的亞洲藝術

來源:藝術新聞 2014-12-15

APEC會議后 ,中國赴美旅游簽證延長至10年,到美國看藝術可謂說走就走。"佳士得旅游"(Christie’s Travel)項目負責人凱倫·斯通·塔瓦爾(KarenStone Talwar)應邀遍訪美國亞洲藝術專家,推薦到美國不容錯過的10個亞洲藝術博物館。

NO.1 亞洲協(xié)會博物館(Asia Society Museum)

紐約州紐約市


亞洲協(xié)會博物館藏西周青銅器

洛克菲勒三世夫婦收藏是1956年亞洲協(xié)會成立時開始發(fā)展的,亞洲藝術學者李雪曼(Sherman E. Lee)是夫婦二人在收藏方面的指導。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亞洲藝術經(jīng)典大作的收藏,而不是一本文物花名冊。這個被稱為“寶石般”的收藏包括亞洲各地的文物,例如出自中國華北的公元8世紀唐代彩釉宮女陶俑,時間跨度則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9世紀。


亞洲協(xié)會博物館藏唐代彩釉宮女陶俑

亞洲協(xié)會博物館前館長兼全球藝術和文化項目高級副總裁招穎思(MelissaChui)說:“亞洲協(xié)會博物館的收藏在朱羅王朝時期的印度銅像和中國宮廷瓷器方面實力尤其雄厚,此外還有東南亞雕塑。”

NO.2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加州舊金山


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中國商代青銅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是少數(shù)以主題形式呈現(xiàn)其收藏的藝術機構,這讓觀者的感受變得格外生動。它的收藏涵蓋了6000年來的數(shù)千件物品,從家具到瓷器,從玲瓏的玉器到雄偉的石雕。博物館的常設展廳里呈現(xiàn)了佛教發(fā)展和文化交流的專題,強調貿(mào)易和旅行在藝術理念及技術的傳播中起到的作用。近半數(shù)館藏是芝加哥實業(yè)家艾弗里·布倫戴奇(Avery Brundage)的捐贈,在他的幫助下,博物館獲得了許多著名藝術品,比如一幅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338年的鎏金銅佛像,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國佛造像。

 NO.3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日本藝術家Hiratsuka Un'ichi(1895-1997)作品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擁有杰出的亞洲收藏,包含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印度、東南亞以及近東和中東的作品,時間跨度將近五千年。該博物館普利茨克亞洲藝術部主任兼伊斯蘭藝術策展人丹尼爾·沃克(Daniel Walker)說:“任何對亞洲藝術懷有真正興趣的人都應該去看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它對亞洲藝術作品的呈現(xiàn)非常廣泛,包含所有主要文化和幾乎所有品類。它在印度文物方面比較有優(yōu)勢的是喜馬拉雅金屬器物,尤其是中古印度的石雕和銅雕;中國方面則是高品質的瓷器、古玉和銅器。日本方面它有精彩的屏風和浮世繪,還有一個特別的版畫收藏,在品質和品相上經(jīng)常被列為世界第一。”

NO.4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

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收藏,舞王塔羅闍濕婆,印度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有世界級的印度和東南亞收藏,涵蓋印度、喜馬拉雅山脈和東南亞地區(qū)。它的中國藝術收藏時間跨度達五千多年,從史前時代一直到當下,其中包括了格外精彩的繪畫和瓷器,可以說是呈現(xiàn)了中國藝術的最高成就。不久前新落成的西翼樓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擴建工程,將專門用于亞洲藝術收藏,從宏偉的印度教寺廟造像,到中國文人用于清洗毛筆的精致瓷盤,這些藏品呈現(xiàn)了統(tǒng)治著亞洲各個不同地區(qū)的多個朝代和帝國的文化與宗教價值觀。雕塑在這個收藏中格外重要,比如說出自公元9世紀越南的濕婆神砂巖雕像??死蛱m藝術博物館在亞洲藝術方面的雄厚實力主要得益于在1958年到1983年間任館長的傳奇人物李雪曼,該博物館的國際聲望在相當程度上是靠他任內(nèi)獲取的藏品贏得的。

NO.5 弗瑞爾藝廊與薩克勒畫廊(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

華盛頓特區(qū)


弗瑞爾藝廊與薩克勒畫廊收藏中國東周時期編鐘

在史密森尼學會旗下的弗瑞爾藝廊與薩克勒畫廊,你可以看到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亞洲藝術收藏。兩家畫廊坐擁中國以外最龐大的博物館級中國藝術收藏,從新石器時代直到今天,藏品數(shù)量過萬件。這個宏大而高品質的收藏覆蓋了中國藝術的幾乎所有媒材和門類。


弗瑞爾藝廊與薩克勒畫廊收藏中國元代瓷器

NO.6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紐約州紐約市


索普習普·皮奇,《佛陀 2》,2009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聯(lián)合策展人科特·貝倫特(Kurt Behrendt)在談及館內(nèi)浩瀚的亞洲藝術收藏時說:“大都會有著包羅萬象的收藏,是少數(shù)能讓你對亞洲傳統(tǒng)有一個大致感受的地方。”大都會的亞洲藏品數(shù)量達六萬件以上,時間跨度從公元前三千年一直到21世紀。佛羅倫絲和赫伯特·埃爾文亞洲翼樓(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AsianWing)是專用于展出東亞、南亞、喜馬拉雅王國和東南亞藝術品的。這是一個卓爾不群、不可錯過的收藏。索普習普·皮奇(Sopheap Pich)用藤條、絲線和染料制作的當代作品《佛陀 2》(Buddha 2)尤其值得一看。

NO.7 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宋徽宗摹張萱《搗煉圖》,12世紀早期,波士頓美術館藏

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藝術收藏涵蓋了自公元前4000年以來,這塊占據(jù)世界人口半數(shù)以上的大陸創(chuàng)造的成就。它是西方最精湛的亞洲藝術收藏之一,收入了日本、中國和印度的繪畫和雕塑作品,日本版畫和金屬制品,中國、朝鮮和越南瓷器,以及來自伊斯蘭世界的藝術作品。正力松太郎亞洲藝術部主任簡·波特爾(Jane Portal)稱這個收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杰出的收藏之一,作品總數(shù)達11萬5千件,從珍罕的印度雕塑、絕美的朝鮮瓷器,到家喻戶曉的中國畫,還有全美最好的日本版畫收藏。偏好亞洲藝術的文人雅士不可錯過。”

NO.8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密蘇里州堪薩斯城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正在展出的“耆那教”展品,舞者的臉部細節(jié),一半是干凈的,另一半是污臟的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的藏品分布范圍極廣,幾乎觸及亞洲的每一個角落:中國、日本、朝鮮、印度、喜馬拉雅和東南亞,以及伊朗。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全美最著名的中國古董家具收藏之一。同時,它的東南亞藝術收藏也在全美排名前列,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等機構不相上下。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南亞與東南亞策展人金伯利·馬斯泰爾勒(Kimberly Masteller)說:“亞洲藝術愛好者一定要來納爾遜看看,這里的布展很精彩,創(chuàng)造了發(fā)人深省的空間,將作品美妙地展現(xiàn)在你眼前。我們有幸擁有一批全美最知名的亞洲藝術名作,它們在所有重要的亞洲藝術教科書里都能看到。”

NO.9 諾頓·西蒙博物館(Norton Simon Museum)

加州洛杉磯


諾頓·西蒙博物館收藏,安藤廣重浮世繪作品(局部)

著名亞洲藝術學者普拉塔帕蒂特亞·帕爾(Pratapaditya Pal)博士曾說,“諾頓·西蒙的收藏,放到今天已經(jīng)是不可復制的。”博物館藏有眾多聞名遐邇的南亞和東南亞藝術,包括了該地區(qū)雕塑和繪畫傳統(tǒng)的代表作。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柬埔寨和泰國的作品進行著永久展出,還有精選而出的阿富汗、孟加拉、緬甸、中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和越南藝術。印度次大陸的藝術在這里有格外突出的呈現(xiàn),包括貴霜和古普塔王朝的雄偉石雕,以及來自南亞的一組出類拔萃的朱羅時期銅像。

NO.10 碧波地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被整體搬遷到碧波地博物館展出的清代蔭余堂

碧波地博物館的中國藝術收藏包含了18至20世紀藝術和物質文化的最罕有作品。藏品涵蓋陶瓷、繪畫、雕塑、宗教物品、木版畫、織物、屏風、墻面掛飾、床幔、帝王畫像、攝影和書法等品類,有很多收藏領域是其他幾乎所有博物館都未能觸及到的。清代的蔭余堂,一座有兩百年歷史的安徽商人宅邸,被整體搬遷到這里進行獨一無二的展出。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沒有哪座博物館擁有類似這樣的歷史建筑。博物館還以擁有世界上最精湛、最浩瀚的亞洲出口藝術收藏著稱。作品包括從15到21世紀的一流銀器、漆器和瓷器,反映了東西方藝術和文化傳統(tǒng)復雜而精彩的互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