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周春芽出品愛心紀錄片《明天》首映

來源:99藝術網 2009-02-02

藍頂藝術中心二號坡地環(huán)境優(yōu)雅

 

  昨日,參加藍頂美術館揭幕活動的還有一群特殊觀眾:數名曾在華西醫(yī)院康復中心治療的地震致殘孩子,受災嚴重的東汽中學的周校長以及該校美術班23名高中生。周春芽等藝術家主動擔任解說,帶領孩子們欣賞美術作品。這是地震后,周春芽等藝術家發(fā)起、參與的“藝術助殘”活動的延續(xù)。

 

  就在新藍頂開門迎客前的幾個小時,由周春芽擔當出品人的紀錄片《明天》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首映禮。除了本土藝術家、評論家和策展人,不少藝術家專程從北京趕來,甚至包括一些海外收藏家。

 

  該片由阿姆斯特丹留學歸來的新銳導演余一凡執(zhí)導,記錄了5名地震致殘孩子的震后生活,他們大多來自漢旺和北川,在地震中都受了重傷。銀幕上的這些孩子面對逆境的樂觀態(tài)度,讓臺下不少觀眾感動而泣。14歲的南充女孩劉芳、東汽中學的寇娟和唐儀君、北川中學女孩段志秀都是高位截肢,控制神經受損不能行走的7歲男孩陳永寧,還有地震后學會吹葫蘆絲的瑤瑤,這些紀錄片的主角都來到了現場。影片最后,段志秀回到北川中學見到同樣截肢的同學,對方鼓勵她:“everythingispossible?。ㄒ磺薪杂锌赡埽?rdquo;,全場報以熱烈掌聲。來自德國的油畫家馬丁說:“我很喜歡這部片子,因為那些孩子很讓人痛心,但他們的樂觀精神又很鼓勵人。”

 

  據了解,“5·12”地震后,周春芽通過四川日報報業(yè)集團與成都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發(fā)起的“5·12致殘人士后援基金”,了解到不少災區(qū)地震致殘孩子的生活狀況,給予了很多幫助,經過廊橋當代藝術空間的藝術總監(jiān)趙歡牽線,新銳導演余一凡拍攝了這部紀錄片《明天》。

 

  因為周春芽等藝術家的鼓勵,不少康復中心的殘疾孩子喜歡上了畫畫。“藝術助殘”行動,下一步將啟動“飛行教學”,藝術家們都將義務上門授課。

 

 

 

【海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