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 條紋桌布和白色花瓶
紙本彩墨 2001年作
獲佳士得商標授權的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永樂”)將于12月12-15日在北京銀泰中心柏悅酒店舉行2012秋季拍賣會(含兩天預展),屆時將呈獻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和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精品七百余件,三大板塊以層次性、主題性展現(xiàn)。
12月15日上午開拍的“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將以三個專題形式來呈現(xiàn),“抽象水墨”是在東方美學、東方新性與現(xiàn)當代再結合具有書寫性、新水墨、新工筆的線索下探索發(fā)展而來;“中青年寫實”是針對情有獨鍾于古典主義及文藝復興時期有懷舊情懷的藏家特別推出的新寫實作品,向經典致敬!“美麗新世界”小清新專題推出一貫具有鮮活性的中國青年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更加值得關注!
“新水墨”現(xiàn)象,事實上是一場從傳統(tǒng)中繼承又出走的運動。在古典中尋找視覺資源,文化本質后再跳出傳統(tǒng)禁錮,繼而融合、交匯發(fā)酵出的全新面貌。這個醞釀發(fā)酵的孕化過程才是中國當代藝術最值得關注的當下。
新水墨作為一種當代藝術現(xiàn)象在近年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諸多主流博物館,美術機構展覽及學術出版物均不約而同地以“ 新水墨”作為焦點,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所經歷的一番革新,從方法到技巧,從風格到精神都獲得了重生從而呈現(xiàn)出煥然一新的面貌。
對于中國人及所有華人世界的藝術家來說,這波創(chuàng)新趨勢在范圍、規(guī)模以及持久度上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水墨藝術不再僅僅作為中國人自身的文人及精英文化的載體,而是全面擁抱多元化的外部世界,掙脫束縛,進入國際當代藝術的語境中展開的。 也就使“新水墨”跨越了東西方文化的隔閡,在視覺及審美范疇內擁有了全球范圍的觀眾與欣賞者。也使中國的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具備了更深厚的底氣。
“新水墨”涵蓋了多種以水墨為創(chuàng)作方法的藝術形態(tài)所展開的一切實踐與探索。 漢字書寫、水墨畫、工筆技法等在其中衍生變革。在《美麗新世界》的單元中,我們正是以這樣的視角發(fā)現(xiàn)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銳水墨藝術家。 其中尤其令人矚目的是“新銳工筆”的嶄新氣象。我們尤為欣喜的看到“新銳工筆”的藝術家們以唯美、精微、文人、雅致的審美氣質和群體面貌出現(xiàn),都具有古典式的素養(yǎng),熱愛文學詩詞,并從中獲取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但以非常個人化的情感體驗進行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視覺大觀。
徐華翎 香;香2
絹本水墨
2004年作
《紅樓夢》是女性藝術家高茜最喜愛的文學著作,作品《條紋桌布和白色花瓶》 (Lot 514)令人聯(lián)想到紅樓夢中第五十回中雪后初霽,賈寶玉踏雪尋梅的場景,桌上瓶中梅花如妙玉檻外梅花,寧靜優(yōu)雅,仿佛靠近畫作就能聞到梅花的香氣。
女性藝術家高茜的作品透出一種文學性的美。對于技法,藝術家表現(xiàn)出的素養(yǎng)是古典式的、學院式的文人畫傳統(tǒng)。春蠶吐絲般線性造形,素雅古樸的色彩基調,奠定了她對傳統(tǒng)中國畫血脈的優(yōu)美傳承。
《條紋桌布和白色花瓶》 (Lot 514)是其《閨閣系列》的典型作品。 不同于傳統(tǒng)“閨閣”中的仕女想象,高茜的作品中,呈現(xiàn)的是傳統(tǒng)的物象, 或小鳥蝴蝶、或桌臺梳妝、唯獨不見閨閣中人。
“ 物” 與“ 人”
高茜: 畫面中只有“物” 的自我呈現(xiàn),而人物形象總是缺席, 但這并不意味著人的退場或不存在。 恰巧是“物”的在場,以及物與物之間的關聯(lián),都帶著人的氣息……人物抽身而去,“物”仍然寧靜的站在原為。 我們可以屏住呼吸,傾聽留在空氣中的嘆息、絮語、以及空無,甚至可以遐想一切可能的發(fā)生。
女性藝術家高茜(1972)、徐華翎(1975)都以女性的視角出發(fā),以嚴格的平面造型手段和細密的工筆技法來表達現(xiàn)代女性的身心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
李永飛 孔雀東南飛
絹本水墨
簽名:liyongfei
出版
2011年 《水墨幻想曲》 艾特艾畫廊 北京 中國 (圖版,第80頁)
富有當代人文氣質李永飛(1985)修習“三絕—書畫、繪畫和詩歌”,對于中國早期文學的迷戀使他始終致力于以當代藝術手法展現(xiàn)中國充滿想象力的文學世界。同時神話與圖騰符號是其創(chuàng)作的永恒靈感,詩篇常與畫作同時創(chuàng)作,天馬行空,才華橫溢。
蘇銳 空
絹本工筆
2012年作
簽名:銳
展覽
2012年 意中當代藝術雙年展沙龍展 在3畫廊 北京 中國
蘇銳(1976)工筆技術精湛,尤擅白描。其不僅畫作精工,文采亦斐然。常撰文研究探討工筆畫論或創(chuàng)作主張。其文風幽默,觀點鮮明,才華自現(xiàn)。
孟麗萍 當代山水no.4
紙上鋼筆和彩色墨水
2008年作
展覽
2012年 起源,信仰與灌輸-孟麗萍個展 艾特艾畫廊 北京 中國
出版
2012年 《創(chuàng)世紀,信仰與灌輸》 艾特艾畫廊 北京 中國 (圖版,第43頁)
貧困的家庭背景及并不顯赫的教育環(huán)境并沒有阻止孟麗萍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藝術家。相反,正因為她坎坷的人生經歷使其在精神及哲學的層面思考明顯的超越于同齡人,創(chuàng)作觸及宇宙進化、造神與信仰系統(tǒng)等各種主題。成為一個直覺式的毫不矯揉造作的女性創(chuàng)作者。
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和實驗性來看,孟麗萍廣泛涉獵水墨,拼貼、油畫等各種媒材,表現(xiàn)出其博聞廣記的求知和研究能力與來自其中的無窮的創(chuàng)作靈感。 不同于女性藝術家普遍的依賴個人情感的感性創(chuàng)作方式,孟麗萍的作品時而呈現(xiàn)出理性的克制,深度的思考,同時又不時的令人驚奇的顯露出詼諧幽默的嘲弄?!毒窬坝^》與《當代山水》是其最廣受關注的系列。在 《精神景觀》系列畫面中十字架與中國山水的符號性的糅雜直指對于秩序與自由的宗教象征和創(chuàng)世自然的抽象表達。 《當代 山水》中,通過重新詮釋古典中國傳統(tǒng)來表達心靈凌駕教條的精神。作品《當代 山水 No.4》 (LOT515) 中,傳統(tǒng)山水的構造在前景中通過細密的鋼筆線條和水墨勾勒而成,畫面遠景中的山水線條則逐漸變的剛硬筆直,更像充滿金屬玻璃幕墻的高樓林立的都市輪廓,畫面也從寧靜的山水演變?yōu)殛幧蛎懿嘉廴緡乐氐某鞘邢笳?,令人質疑傳統(tǒng)山水精神在當今過度物質化的都市人心是否依然存在。
孟麗萍(1981)則廣泛涉獵水墨,拼貼、油畫等各種創(chuàng)作手段,均別具一格,坎坷的人生經歷使其在精神及哲學的層面思考超越于同齡人,使其跨領域的創(chuàng)作觸及宇宙進化、造神與信仰系統(tǒng)等各種主題。成為一個直覺式的毫不矯揉造作的女性創(chuàng)作者。
【編輯: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