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特納獎提名作品
藝術家Assemble
《Granby Four Streets》(2014)
集藝術創(chuàng)作、設計制作與建筑構建于一身的Assemble目前在倫敦生活與工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藝術全才。Assemble別樣的藝術創(chuàng)作常常與社區(qū)居民開展互動,在保護社區(qū)環(huán)境及提升生活質(zhì)量的同時,也積極地調(diào)動著所有人的動手性與自覺性。目前,藝術家Assemble正在與利物浦市的居民們共同參與到《Granby Four Streets》的創(chuàng)作之中,Assemble本人也是自特納獎開設以來所表彰的第一位建筑方面人才。
藝術家邦妮·卡普林(Bonnie Camplin)
《軍工聯(lián)合體》(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2014)
邦妮·卡普林常常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解為“新生命的誕生”,這也是其作品常常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有權利結構的質(zhì)疑與批判最為直接的緣由。其大型裝置代表作《軍工聯(lián)合體》(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便飽含著對人生哲理、人們心理、魔法、量子論及戰(zhàn)爭沖突的多重詮釋。除搞裝置藝術創(chuàng)作外,藝術家邦妮·卡普林在素描、電影、行為藝術、音樂及寫作等方面也同樣頗具經(jīng)驗。
藝術家賈尼斯·坎貝爾(Janice Kerbel)
受格拉斯哥米切爾圖書館The Common Guild的委托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DOUG》
賈尼斯·坎貝爾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常常借助于傳統(tǒng)的敘事風格進行演繹,譬如將錄音錄像制品、行為藝術展示及印刷制品進行融合呈現(xiàn),從而形成一種精致化的展示風格,其代表作《DOUG》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妮可·沃爾莫斯(Nicole Wermers)
《Infrastruckur》(2015)
在倫敦Herald街“Infrastruckur”個展上,妮可·沃爾莫斯將雕塑、拼貼畫及裝置作品進行完美組合,進而深度探尋藝術挪用與消費文化間的緊密關聯(lián)。通過觀察其個展現(xiàn)場同名裝置作品“Infrastruckur”,一件集美學、現(xiàn)代主義設計及尖端時尚為一體的作品,我們便不難看出藝術家對生活方式、消費及等級觀念等諸多方面的精辟認識。
本年度特納獎評審團成員包括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館長佩妮洛普·柯蒂斯(Penelope Curtis)、米德爾斯堡現(xiàn)代藝術學院院長阿利斯泰爾•哈德遜(Alistair Hudson)、格拉斯哥雕塑工作室藝術總監(jiān)凱拉·麥克唐納(Kyla McDonald)、華沙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喬安娜•麥考斯卡(Joanna Mytkowska)及德國籍藝評家、策展人楊·維沃特(Jan Verwoert)。
原文鏈接:http://www.artlyst.com/articles/turner-prize-announces-2015-shortlist-at-tate-britain
原文鏈接:http://www.artlyst.com/articles/turner-prize-announces-2015-shortlist-at-tate-bri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