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內(nèi)出了哪幾張唱片?出了哪幾部好電影?最近有什么好的話劇演出?好的舞蹈演出?好的爵士演出?好的畫展?這些問題我都不知道,而且一點興趣都沒有。
我自己曾經(jīng)好歹也算個文藝青年,藝術曾經(jīng)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晌以絹碓接X得,當代藝術就是一個面色蒼白的病人,躲在星巴克里無力地慨嘆這個時代。當代藝術家們要么無病呻吟,要么故弄玄虛,試圖在混水中摸條大魚回家水煮魚。藝術曾經(jīng)有的智慧和力量,在現(xiàn)代藝術家身上早已蕩然無存。
前幾天,格格告訴了我一段話,是維特根斯坦說的,大意是:我們這個時代不是文化與藝術的時代,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會把能量放在藝術之外的領域,并通過某種形式顯示出來。
我覺得這話來的正是時候。是該有人揭開蒙在藝術表面多年的神秘面紗了。國人對藝術的崇拜似乎源自“文藝復興”??墒?,你去看看英文原文,所謂“文藝復興”,根本沒文藝什么事兒。這個詞的原文是Renaissance,更多的含義是對古希臘文明的一種回歸。當時的歐洲被極端教條的宗教所統(tǒng)治,一片死氣沉沉。一批有智慧的人決定從古希臘的光榮傳統(tǒng)中尋找靈感,他們找到的是對理性的尊重,是對科學思維的回歸。所謂“Renaissance”,更多的是指一場思想啟蒙運動,一種思維方式的革命,是價值觀的重新人性化。Renaissance確實有很多藝術家的參與,但他們借藝術之名,號召的其實是一種更加正確的思考方式。
Renaissance的標志性繪畫是什么?是下面這幅:
達芬奇絕不僅僅是個畫家,他更是一個科學家,他設計的武器才是歐洲稱雄世界的最重要的東西。正因為有了達芬奇這樣的一批“科學藝術家”的參與,當時的文藝才會如此生機勃勃。
如果你生在14-16世紀,喜歡文藝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那是人類最活躍的領域,代表著人類最杰出的智慧。看看當今中國,文藝領域哪里看得到一點智慧的氣息?我們的藝術家們,機械地模仿“文藝復興”,把眼光放回古代,重新拿起四書五經(jīng),試圖從故紙堆中尋找救國真理,還美其名曰“國學”,怎一個“操”字了得?
在這樣一個時代,愛好文藝就是落伍的象征。希望更多的聰明人能明白這一點,不要再在文藝上浪費你的時間和智慧了。中國需要復興,但絕對不是“文藝”復興,也不是復中國古代的興。中國最需要的是一場智力啟蒙運動。一個盛產(chǎn)弱智的國度,是不可能進步的。
【編輯:單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