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2011年度紐約公共藝術獲獎者:彼得-沃德克

來源:99藝術網上海站 作者:楊棵 2012-04-14

藝術家沃德克

 

在天空自由翱翔嬉戲的鳥,農場草地上怡然自得的牛,假扮成鳥類棲息在樹枝的貓……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彼得•沃德克(Peter Woytuk)的雕塑,它們總是那么容易閱讀、令人放松。

 

比起那些晦澀的當代藝術作品,沃德克為公共環(huán)境所做的作品超越了種族和國籍,可以在地球任何地方展現(xiàn)藝術作品的精妙技藝和蓬勃想象力。這位1958年出生的美國藝術家,從小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其父是一名杰出的建筑設計師,其母是一位紡織藝術家。幼年時代,一家人常常前往歐洲,尋訪古老的建筑與藝術杰作。成年后,雕塑成為沃德克表達意識與想象的方式。他的作品雖由青銅制成,卻充滿了“柔軟”的質感,總在誘惑人們上前與之作一番親密接觸。2011年,紐約市政府將年度公共藝術獎頒發(fā)給了這位充滿童心的藝術家。

 

2012年4月7日,沃德克出現(xiàn)在浦東萬科五玠坊“沃德克與他的動物朋友們”雕塑展開幕現(xiàn)場。“我在這個圈子里已經30年了,無論大家叫我雕塑家也好,藝術家也好,我自己感覺還是有點不自在,”沃德克對我們說。

 

99藝術網:先從您的姓氏談起吧,Woytuk有點特別。

 

沃德克:我的祖父來自現(xiàn)在的烏克蘭。Woytuk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姓氏,1917年祖父乘船來到美國之后,他從俄語里杜撰了這么一個姓氏。

 

99藝術網:你的俄羅斯背景與你的作品之間有聯(lián)系嗎?

 

沃德克:沒有,我還是美國人。但我很長時間住在泰國,我的妻子是泰國人,我與上海的淵源也有14年了,我目睹了上海城市的變化。就是說,作為一個美國人,我在亞洲的發(fā)展,亞洲對我藝術創(chuàng)作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

 

沃德克作品

 

沃德克作品

 

99藝術網:你以雕塑作為自己終身職業(yè),這種熱愛是從何而來的?

 

沃德克:我至今記得第一次參展的時候,走進那個有幾百人的屋子里,我在里面轉一圈,感覺有點羞愧,然后就走掉了。現(xiàn)在我在這個圈子里已經30年了,大家叫我雕塑家也好,藝術家也好,我自己感覺還是有點不自在?,F(xiàn)在,我覺得信心越來越足,感覺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一想已經過去了30年。

 

99藝術網:去年你獲得了紐約市政府頒發(fā)給公共藝術的最高獎“ Peter on broadway”,我們想了解一下你個人是如何看待公共藝術的。

 

沃德克:其實從我個人來講,公共藝術和個人藝術是一個理念,就是我希望我的藝術能夠親民,能夠讓大家接受。至于人們如何欣賞我作品,這并不是我的出發(fā)點,我只是喜歡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東西,這能讓我有一種成就感,如果觀眾喜歡我的作品那就更好。但讓人們去喜歡的我作品并不是我創(chuàng)作的初衷。

 

99藝術網:你創(chuàng)造了很多動植物,比如羊、牛、鴕鳥、蘋果,是否可以理解為你希望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他們的童心?

 

沃德克:的確是這樣的,我想喚起人們對自然的重視。雖說我今年已經54歲了,要求我像兒童一樣思考那是比較困難的,但我盡力而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盡量不去想那些框框架架,而是從內心流露出自然想法。無論在什么地方,我都喜歡去仔細觀察、琢磨,這時創(chuàng)作靈感往往會突然間迸發(fā)出來。

 

99藝術網:你的作品跟美國鄉(xiāng)村文化有一定關系嗎?

 

沃德克:可以說我一直生活在鄉(xiāng)村,實際上在我生命最初階段周圍所見都是一些動物,雞、鵝、羊……,我離自然很近,因此鄉(xiāng)村靈感這種東西應該說是一直存在的。

 

99藝術網:談及公眾,如今你的作品同時出現(xiàn)在紐約和上海街頭,這兩個城市的欣賞者對你作品的評價有什么不同嗎?

 

沃德克: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上海和紐約兩個城市有很多的共性的,我的作品在上海和紐約都得到了歡迎,大家理解它們的角度其實也是類似的。我自己感覺也很滿意,也很幸運。

 

99藝術網:聽說你在上海住了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作品,這段生活過得怎樣?

 

沃德克:我很喜歡那種生活,實際上有點類似于一個大家庭,有六個年輕的學生幫助我,一起做,一起吃飯,住在一起。有時候我會騎自行車去散散步。那些學生們幫助我一起進行一些具體的創(chuàng)作,他們蠻有天賦的。

 

99藝術網:作為一個雕塑家,你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什么?

 

沃德克:我感覺對于那種大型雕塑,可以理解為10%是創(chuàng)作靈感,另外90%就是一些體力活,它們很重,搬動它、移動它,的確是蠻麻煩的,你需要有很多人幫忙。在我的車間里有各種各樣的吊車,運輸工具加上物流支持,相互配合才能創(chuàng)作大型的雕塑作品。總之,做雕塑家需要有很多朋友支持他。

 

99藝術網:謝謝接受采訪。
 

 


【編輯:曹茂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