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與投資》2008年度畫廊

來源:藝術與投資 2009-01-20

  年度畫廊

  YEARLY GALLERIES

  

  阿拉里奧北京 ARARIO BEIJING

  2008年的阿拉里奧北京空間無疑是精彩的,且不說一年十幾個展覽的展覽數(shù)量居眾畫廊之首。展覽質量也可圈可點:9月,印度藝術家“控制線:蘇伯德·古普塔個展”非常引人注目。 藝術家從半農村的環(huán)境過渡到首都生活的個人經歷是當今印度的一種表征——在當今印度,鄉(xiāng)村生活正在迅速讓位于資本主義的大都市文化。 蘇伯德·古普塔將成百上千可反映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沖突的明亮不銹鋼器皿組合到一起,利用不朽的雕塑和裝置作品來檢驗“另一個”發(fā)達世界/西方世界的殖民/種族罪行,嘲弄審美的/拜金主義的欲望。

  此外,年初的“權利與江山:朱金石裝置作品展”向觀眾呈現(xiàn)出了由時間、空間、速度、物質組成的強烈視覺震撼的作品與現(xiàn)場,當然也制造了很大的新聞曝光率;年中的“2008/8002:夢游現(xiàn)實主義——王度個展”更是聲勢浩大,中國當代藝術的元老級人物王度的歸國個展可謂是將概念發(fā)展到了“極致”;年末的“游戲沒有結束:中國青年藝術家群展”,阿拉里奧也總算是湊了把熱鬧來了個年輕人展。阿拉里奧還展出了“卡洛斯·昆塔納個展”展覽,提供一種國際視界,引起了業(yè)界的好評。與很多畫廊面向私人藏家所不同的是,阿拉里奧的作品經常會被會被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看重,可見其質量。此外,阿拉里奧還贊助了今日美術館等機構舉辦的展覽和活動,2008是其活躍的一年。

  

  西五藝術中心 C5 ART

  西五悄無聲息地坐落于三里屯西五街幽靜的5號院中,和另外一個并非地處藝術區(qū)域的畫廊新空間一樣,西五并未能像其他位于798廠內或草場地的畫廊一樣在藝術行業(yè)中“制造強大的噪音”或引起眾多的關注,也并不是博覽會的常客。盡管如此低調,西五還是以畫廊的氣質和展覽項目的質量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可忽略的存在。

  西五在從藝術家的選擇到空間的規(guī)劃和展覽的呈現(xiàn)上都顯露出空間主人在美學上的控制力。西五藝術中心在2008年介紹了幾位有在西方學習和工作經歷的年輕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包括林文雄、梁碩、林美雅和那順巴圖,在他們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環(huán)境和文化的影響與藝術家自身思考的有機結合。

  

  都亞特畫廊 DOART BEIJING

  繼2007年的韓國大師白南準個展后,2008年的都亞特畫廊又重拳推出瑞士極簡主義藝術家Olivier Mosset 個展。Olivier Mosset是介于極簡主義與觀念主義之間,以簡單圖形來對抗畫面的內容性而聞名一時的藝術團體BMPT的一員。他的作品以強調單色和符號著稱,他對繪畫和藝術一直保持著實驗性的態(tài)度。都亞特展出的15幅作品是其在京籌備了3個月完成的一系列強調單色的作品,是其對北京新的地點、新的工作室、新的合作者、新的材料的嘗試。

  作為藝術,單色繪畫是相對激進和進步的,它的可貴之處在于其不僅突破了傳統(tǒng)藝術的創(chuàng)作形式,也一定程度改變了人們看待藝術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Olivier Mosset的作品上簽名,人們完全可以用審視大千世界那樣平淡的目光,去審視藝術。Olivier Mosset的觀念就是不斷地否定,再否定,在不斷的否定中突破,超越。此外,都亞特畫廊2008年的展覽還有:“鴻五月:劉大鴻”作品展,“永遠不長大:唐志岡”作品展,“聯(lián)盟:中韓巡展”,“賈藹力個展”等。每個展覽都亞特都會盡量在自己的空間里設計作品的展出方式,以期達到較好的效果。

  

  林冠畫廊 FAURSCHOU BEIJING

  林冠畫廊2008年仍堅持以國際高標準來展示和推廣藝術品的路線。其代理的作品包括現(xiàn)代主義藝術重要藝術家的作品以及世界優(yōu)秀的當代藝術作品。3月,來自丹麥的邁克爾·魁恩(Michael Kvium)是非常難得的展覽,邁克爾·魁恩的作品多像國寶一樣被珍藏在博物館美術館中,此次林冠畫廊的展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展出的主要是畫家36 歲至今的作品。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邁克·魁恩就開始嘗試用“丑”的手段描繪藝術世界。他的畫,多是不可穿透的陰暗色調、怪誕變異的人物造型、戲劇般的超現(xiàn)實場景,以及某些反復纏繞的圖形。封閉的空間、戴面具的人、性征模糊的丑陋女人和她手中的傀儡、嬰兒和臍帶、骷髏頭、捆綁在一起的母子——這些都是畫家少壯時期作品的主要元素。很多人在看過他的作品后悔思考并找到自己的共鳴。而“安迪·沃霍爾的肖像: 體育、明星與社會”,“邁克爾·白維拉克:幻想失憶癥”又從另外的角度給我們提供了現(xiàn)當代藝術的國際視野。此外“西麗·娜沙特:沒有男人的女人們”是美籍伊朗藝術家西麗·娜沙特于2004到2008年間攝制完成的魔幻寫實影像作品集給我們提供了伊朗藝術家對影像藝術處理的獨特方式。

  

  常青畫廊 GALLERIA CONTINUA

  2008年的常青畫廊還是沿用以往的展覽特點,采取一貫的高調態(tài)度,繼續(xù)介紹西方的當代藝術到中國,促進東西方藝術的對話。5月,“卡洛斯·加萊高亞個展”是全年展覽中的不錯代表,展出的是古巴藝術家卡洛斯·加萊高亞在北京、上海之旅后產生的靈感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現(xiàn)形式非常獨特,一件裝置作品是用剪紙和中國紅的形式表現(xiàn)中國城市;還有一件裝置作品是由古典樂器組成的柱子,用聽診器可以聽到里面發(fā)出莫名的不可預料的聲音,那是閑置的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藝術家還以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了“有競爭性的”中國游戲跳棋和臺球。

  應該說,卡洛斯·加萊高亞的作品既是對特定環(huán)境的尖銳反射,更是一種對現(xiàn)狀的重新詮釋。此外,意大利當代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的個展、“無動于衷”中西藝術家群展、“孟買洗衣場:金守子個展”等也贏得了業(yè)界的好評,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常青畫廊展示的是真正的國際化的藝術視野。

  

  長征空間 LONG MARCH SPACE

  長征空間的2008年是豐富的,但最受爭議是“可能性第一:徐震個展”,兩件作品《裝飾物》和《饑餓的蘇丹》針對評判標準,面對創(chuàng)作中體系的刷新,形成了各種新的“可談判點”……種種可能性引發(fā)藝術界的激烈討論。藝術的道德問題,藝術機構的權利邊界,藝術家的權利邊界……各種質疑的聲音,各種肯定否定的聲音接踵而至。而也許這種種質疑正是徐震的本意,徐震經由一些習以為常的物件和概念,激起觀眾的感官,從而達到某種共鳴。

  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些“無厘頭”的作品中,看到一個理性睿智,勇于顛覆傳統(tǒng)與權威、敢于重建自由文化平臺的藝術探索者。藝術家通過這種近乎“挑釁”的方式向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公共認識”——關于自身與他者、被動與主動、內在與表面、偏見與常規(guī)之間的界限,提出了不容忽視的質疑。此外,3月的群展“違章建筑II”、“長征資本II”探索長征對于視覺經濟革命性的理念。5月,展望在中國美術館的“園林烏托邦”個展是奧運年里中國美術館第一個當代藝術家個展。9月的楊少斌“X-后視盲區(qū)”是楊少斌與長征計劃的大型合作項目。長征空間參加了ShContemporary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而10月長征空間參加倫敦的Frieze博覽會。同時也在倫敦,長征計劃以集體名義入選Art Review POWER 100(全球藝術100權力榜)。除此之外,長征計劃在2008年還攜藝術家展望、楊少斌、張慧、陳秋林等多位藝術家參加了悉尼雙年展、光州雙年展、釜山雙年展、上海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廣州三年展等6個國際三雙年展。

  

  瑪吉畫廊 MAGEE ART GALLERY

  瑪吉畫廊(北京)是西班牙瑪吉畫廊(馬德里)在北京設立的分支機構?,敿嬂龋R德里)位于西班牙馬德里的博物館區(qū),毗鄰著名的普拉多博物館、蒂森博物館,擁有7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敿嬂龋ū本﹟馬德里)重點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特別是在歐洲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推廣及交流,拓展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視野,提升西方社會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認知度,促進中國視覺文化在全球的推廣與交流。自2008年2月開幕首展“時差:中國當代藝術新力量”展開始,瑪吉畫廊(馬德里)便開始介紹一些中國當代藝術家到歐洲。展出了一些當代藝術新星的作品,如曹斐、李威、張小濤、秦琦、趙能智等19位藝術家的作品,在西班牙藝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之后,瑪吉畫廊(馬德里)又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個展,將一些中國年輕藝術家推廣到西班牙馬德里。此外,瑪吉畫廊還展出了“東方虹: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圖像系列”展,將已在中國藝術圈展露頭角的蒼鑫、高世強、何云昌、洪磊、繆曉春、王慶松等20位(組)影像藝術家推介到西班牙。應該說瑪吉畫廊2008年的努力,為中國當代藝術進一步向西班牙的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瑪吉畫廊(北京)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于2008年10月18日正式舉行開幕展“風景的拓撲”,邀請了崔岫聞、董文勝、高世強、蔣志、屠宏濤等10位年輕藝術家參加,12月20日開展的“物是:當代藝術中的物主題”,邀請了金江波、鄧猗夫、劉窗、王光樂、金石等10位年輕藝術家參加,展覽視角獨特又頗具學術思考?,敿嬂?008年還積極參加各種博覽會,包括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和上海藝術博覽會等。

  

  佩斯北京 PACE BEIJING

  2008年8月2日,Pace Wildenstein開設

  的第一個跨國分屬機構佩斯北京在北京開幕 ,開幕首展“遭遇”由佩斯北京的當家人冷林先生策劃,匯集了多位Pace Wildenstein代理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展出了查克·克勞斯(Chuck Close)、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村上隆以及國際知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張洹、張曉剛等人的肖像作品。“肖像”是最能代表藝術發(fā)展和時代變遷的藝術形式,“臉”不僅象征著某種身份特征,同時也最直接的表現(xiàn)人物的內在情感與心理特征以及所蘊藏于肖像背后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因素。

  此次冷林選擇“肖像”作為佩斯北京的開幕展應該說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切入點。而“遭遇”展覽將這些藝術家的肖像畫同時展現(xiàn)在同一空間中,也意味著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形式藝術的匯集。佩斯北京的開幕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是中國當代藝術通向國際的一個窗口,便于中國藝術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正如冷林所說:“要扮演好佩斯的角色,首先要以中國為出發(fā)點看世界,然后提升到以亞洲為出發(fā)點,再到完全國際的眼光。”9月,剛剛成立不久的佩斯北京就參加了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

  

  香格納畫廊 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納畫廊網站上令人瞠目的藝術家名單(既以數(shù)量也以質量取勝,其中包括了像周鐵海、張恩利和朱加等如此特立獨行也不可忽略的藝術家)與它的歷史相匹配。作為最早出現(xiàn)在上海的當代藝術畫廊,香格納在中國的藝術市場蓬勃起來之前和之后都擔當著參與和支持上海和周邊地區(qū)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重要責任,成為這些藝術家發(fā)展階段的重要見證人和推動者,也在與藝術家的相互扶持和影響中一起成長和壯大。

  從1996年在賓館走道上開始自己第一個展覽的香格納畫廊,到如今已擁有在上海莫干山50號藝術中心內由兩個舊倉庫改造而成的空間,在五角場和淮海路的兩個展覽空間和2008年在北京開設的新空間。香格納在擴大物理空間的同時,也不忘深化其展覽項目的深度。今年在上海的張恩利個展、朱加個展、由瑞士策展人菲利普·皮洛特策劃的國際藝術家群展“包含”,以及在北京空間的耿建翌個展都不失為在概念和形式上有所突破的展覽。

  

  維他命藝術空間 VITAMIN CREATIVE SPACE

  2008年的維他命空間仍然一如既往地進行一些實驗性的探索。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徐坦:關鍵詞學校”項目。此項目是對社會集體意識與無意識的一次刺探,徐坦從巨量訪談中整理出來關鍵詞,將維他命空間轉化成一所學校,每月以不同關鍵詞的排列組合編為八組課程由徐坦親自“授課”。通過對“關鍵詞”的交流和討論成為重新“感知”現(xiàn)實的方式和途徑。這是一種思考和感受交織的公共活動,藝術在這個過程中被創(chuàng)造。維他命空間和徐坦對此項目的嘗試,拓展了很多可能,10月,關鍵詞學校在斯德哥爾摩繼續(xù)自己的旅程。維他命空間還構思制作了“這個店”,以“店”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個公共空間;“巴黎癥候:楊俊個展”是對想象和現(xiàn)實無力感進行的探索;還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策劃了“白夜生長”展。此外,維他命還入圍參加了巴塞爾博覽會、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博覽會、2008Frieze藝術博覽會等國際頂級藝術博覽會。

【編輯:姚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