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上午,
中國嘉德香港2015春季拍賣會“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一)”專場拍賣在香港JW萬豪酒店宴會廳舉槌。本場共上拍139件拍品,成交比率84%,總成交62,073,550港元。

張大千《擬石溪溪山留客圖》(Lot 61)拍賣現(xiàn)場
據(jù)中國近現(xiàn)代、當代書畫負責人戴維介紹,本專場以多個來源可靠的“名家舊藏”為主要特色,包括來自臺灣、香港、日本、北美等多位資深藏家家族的舊藏,如日本著名美術史家舊藏、國民黨資政王新衡舊藏、原臺電董事長楊家瑜舊藏、香港藝術館首任總館長譚志成舊藏、香港原輔警總監(jiān)曹峻安舊藏等。其中,張大千創(chuàng)作于1948年的《擬石溪溪山留客圖》(Lot 61)以17,250,000港元的成交價拔得頭籌,該作品系60余年來首現(xiàn)拍場,其估價為8,500,000-12,000,000港元。

齊白石早期作品《紅線盜盒》
而齊白石早期精品《紅線盜盒》(Lot 2)以超最高估價二十余倍的4,255,000港元成交價,位居第二,本件拍品以150,000萬港元起拍,3,700,000港元落槌,其估價為150,000-200,000港元。齊白石的花鳥畫,尤其是蝦、草蟲等已經(jīng)成為某種符號性象征留在人們的腦海里。但從單位價格指數(shù)來看,齊白石賣的最好的是山水、其次是人物。只不過這兩類題材數(shù)量實在微乎其微。齊白石的人物畫,存世歷來少之,故以希為貴,市場價位一直高升不降。
另外,張大千作品《幽谷圖》(Lot 90)以3,680,000港元的成交價位居TOP榜第三;王雪濤作品《柳鶯紅荷》(Lot 99)以2,300,000港元成交,居第四位;緊隨其后的是張大千作品《櫻桃》(Lot 55),以1,955,000港元成交。

溥儒的作品《秋柳》(Lot 65)
排在第六位的是溥儒的作品《秋柳》(Lot 65),最終成交價位1,782,500港元。本場共有11件溥儒作品上拍,成交率為91%。黃永玉作品《荷花》(Lot 112)以1,725,000港元成交,位于第七;位于第八位的是傅抱石作品《峽江行》(Lot 33)以1,610,000港元成交;張大千作品《松石行吟》(Lot 3)以1,552,500港元的成交價位居第九;王震作品《靈芝鶴壽》(Lot 95)以1,495,000港元的成交價,遠超50,000-80,000港元的估計,躋身本場TOP榜第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專場買家競爭激烈,頻頻跳躍競價階梯。曾國藩《行書七言聯(lián)》(Lot 18)以20,000港元起拍,有買家由5萬港元下一口要到10萬港元,又由16萬要至20萬港元,最終以60萬港元落槌,69萬港元成交,遠超20,000-40,000港元的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