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伯羅·畢加索,《臺座上的靜物》,1931年 。 ©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Adrien Didierjean © Succession Picasso 2024
位于西九文化區(qū)、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隆重宣布將舉辦特別展覽「Picasso for Asia: A Conversation」,展出西班牙藝術家巴伯羅?畢加索(1881–1973)于189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六十多件杰作,同場還會展出M+藏品中來自亞洲及海外亞洲藝術家的作品。此展覽由M+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共同策劃,并與法國五月藝術節(jié)合辦?!窹icasso for Asia: A Conversation」將于2025年3月15日至7月13日在M+舉行。這次展覽是一項重要的突破及里程碑,是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收藏的杰作與亞洲博物館藏品首次同場展示。透過讓畢加索的作品與亞洲當代藝術作品對話,展示畢加索歷久彌新的影響力,并與當代藝術息息相關。
「Picasso for Asia: A Conversation」由M+副總監(jiān)及總策展人鄭道煉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研究員François Dareau共同策劃,并由M+藏品策展人陳欣怡協(xié)力。此展覽以全新的獨特視角詮釋畢加索的深遠影響,探索起源與迴響、創(chuàng)造與演變、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復雜關系。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擁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和最重要的畢加索作品收藏,該館將借出逾六十件畢加索原作,與約八十件出自二十多位二十世紀初至今亞洲及海外亞洲藝術家之手的M+藏品展開對話。
此展覽將是十多年來首個在香港舉辦的大型畢加索作品展,亦是這位二十世紀歐洲大師與當代亞洲藝術家前所未有的跨文化和跨世代對話。此展覽展出的主要作品包括由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永久收藏的《雜技演員》(L’Acrobate)(1930)、《海邊的人像》(Figures au bord de la mer)(1931)、《臺座上的靜物》(Grande nature morte au guéridon)(1931)、《朵拉.瑪爾肖像》(Portrait de Dora Maar)(1937)和《朝鮮大屠殺》(Massacre en Corée)(1951)。M+藏品中亞洲及海外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陳福善、顧德新、芥川(間所)紗織、野口勇及田名網(wǎng)敬一,將與畢加索的作品一同展出。
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本著共同交流的宗旨攜手合作大型展覽。我們相信博物館之間的合作,可以建立全新的觀看方式,本展覽即以此理念來審視巴伯羅?畢加索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非凡作品。我們讓亞洲藝術家的作品與畢加索的杰作展開對話,藉此頌揚他們的創(chuàng)作,并彰顯M+在全球層面上就現(xiàn)當代藝術開拓多重對話的獨特角色?!?/p>
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館長Cécile Debray表示:「『Picasso for Asia: A Conversation』的誕生,始于我們與M+之間創(chuàng)新而包容的合作關系,這種關系是以知識、技術和專長的真誠交流為基礎。此展覽極富開創(chuàng)性,提出了新的方法論和大膽的論述。畢加索或許是現(xiàn)代藝術史上最遐邇聞名的藝術家,但透過當代亞洲視角、擺脫西方的觀點來審視其藝術,是前所未有之舉。這次展覽有助我們繼續(xù)拓展畢加索的觀眾層面,并持續(xù)探討他在藝術上的影響力以及人們對此的回應。」
M+副總監(jiān)及總策展人、此展覽的聯(lián)合策展人鄭道煉指出:「『Picasso for Asia: A Conversation』提出了一系列根本的問題:為甚么畢加索至今仍是舉世最聞名的藝術家?為甚么在他歿后五十多年,世界各地的公眾仍然深受他的藝術吸引,為之傾倒?甚么導致其傳奇人生和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的影響歷久不衰?此展覽將回答以上問題,對于了解現(xiàn)當代藝術和視覺文化歷史大有裨益,而這正是M+的核心使命。」
有關展覽詳情及票務安排將于稍后公布。
關于巴伯羅?畢加索
巴伯羅?畢加索在1881年出生于地中海南岸安達魯西亞地區(qū)的馬拉加。這位西班牙藝術家以其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和源源不絕的視覺語匯見稱,其藝術生涯跨越七十年,從二十世紀初直至他于1973年去世。他對二十世紀西方前衛(wèi)藝術史影響甚巨,催生了各種藝術運動,如立體主義、古典主義的創(chuàng)新、超現(xiàn)實主義,以及1960至1970年代之間表意繪畫形式的復興。雖然他首先是一名畫家,但他在雕塑、素描、版畫和陶瓷方面同樣成就斐然。畢加索于1904年定居法國,盡管他從未歸化法籍,卻在法國生活并工作直至離世。他的名聲和影響力遍及全球各個角落,被譽為同代現(xiàn)代藝術家中最著名和堪稱典范的一位。
關于M+
M+是嶄新的博物館,致力于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筑、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區(qū)的M+規(guī)??涉敲朗澜缰默F(xiàn)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矢志于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M+冀以香港中西薈萃的歷史特色為基礎,從身處的此時此地出發(fā),為二十一世紀亞洲創(chuàng)立一座別樹一幟的新型博物館。
關于西九文化區(qū)
西九文化區(qū)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愿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四十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chuàng)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qū)內設有制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jié)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并將提供二十三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關于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
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在1985年啟用,坐落于巴黎市中心的薩萊酒店。該藝術館的藏品囊括5,000多件作品和超過20萬件檔案藏品。它擁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畢加索作品收藏,也是唯一涵蓋畢加索所有繪畫、雕塑、版畫和素描,以及記錄其創(chuàng)作歷程的草圖、試作、速寫冊、一系列版畫、照片、繪本、電影和文件。這個非凡的館藏是來自巴伯羅?畢加索的繼承人于1979年、積琪蓮?畢加索(Jacqueline Picasso)的繼承人于1990年,以及瑪雅.魏德邁—畢加索(Maya Widmaier-Picasso)于2021年連續(xù)三次向法國政府捐贈的成果,旨在為研究畢加索及其相關藝術家的人生和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