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接連的藝術展場里,前天起對外開放的“藝術都市”(見圖)頗有自己的特色。主展場設在淮海中路K11商場的地下B3空間,此地因上半年舉辦“莫奈特展”而令廣大藝術愛好者熟悉。比“藝術都市”晚一天開幕的,還有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2014博羅那上海當代藝術展。這是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展更名后的首次亮相,但這一次轉(zhuǎn)身顯得局促,業(yè)內(nèi)認為還是新任外國團隊對中國本土展會作業(yè)流程的陌生所造成。
“洋團隊”“水土不服”?
2013年停辦的上海當代藝術展更名“博羅那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展”后金秋卷土重來。博羅那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展與遠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亞藝博會目前是意大利博羅尼亞國際展覽集團旗下力推的兩大當代藝術展品牌。
但是,幾乎由洋團隊操盤的“復出”顯出了匆忙感,甚至給參展的畫廊帶來不便。媒體記者也是在開展當天中午才收到采訪邀請。
諸如誠品畫廊甚至在9日發(fā)布了公告退展,聲稱原計劃參加此次博覽會,但“主辦單位的展前作業(yè)進度嚴重落后,引起我們憂慮,基于維護藝術家作品展出品質(zhì)的原則,決定退出上海當代展。”對于重新啟動的“上海當代藝術展”,作為參展商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鄭林表示:“博洛尼亞也是老牌的做博覽會的機構(gòu),還是很專業(yè)的,重新做‘上海當代’由于地緣問題,還是有一些難度的。”
“中外結(jié)合”效果好
從9月11日至9月14日在K11藝術空間舉辦的“藝術都市”(ArtintheCity)則是一個全新的項目,集中全部地處上海、以經(jīng)營當代藝術為主的15所畫廊,推廣上海乃至中國與藝術相關活動。創(chuàng)意策展團隊成員之一柴成煒告訴記者,更愿意將“藝術都市”看做一次設計性的展覽,而不僅是以銷售為目的的博覽會。“‘藝術都市’致力于通過一系列的服務和活動來完善其藝術中心的地位,并在上海這座全球化創(chuàng)意之都,尋找文化和商業(yè)新的互動方式。”
“藝術都市”由“中西結(jié)合”的專業(yè)團隊精心構(gòu)思并管理,為藝術推廣與體驗開創(chuàng)了運營模式。馬西莫·托里賈尼(MassimoTorrigiani)現(xiàn)擔任意大利米蘭PAC當代藝術博物館策展委員會主席,2010-2012年曾擔任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總監(jiān),目前擔任“藝術都市”項目創(chuàng)意與策展顧問,此次成為“藝術都市”項目策展人。同樣來自意大利的策展人樂大豆是十多年來上海諸多知名展覽的策劃推手,他與托里賈尼一同為“藝術都市”項目護航。而參展畫廊Mao空間負責人毛文采亦為滬上知名策展人,也受邀為“藝術都市”項目出謀劃策。
策展團隊強調(diào)對展覽環(huán)境的設計,讓“藝術都市”與傳統(tǒng)的博覽會的格子鋪不同,進入展場,猶如進入了一個藝術劇場,沿著指示前行,開啟一段藝術之旅。同時,將作品掛放在各個房間,告知觀眾它們該放的位置。記者獲悉,藝術品呈現(xiàn)于建筑事務所Kokaistudios設計的特定環(huán)境中,將藝術、設計和日常生活完美結(jié)合,給參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審美體驗。
穿梭巴士沒有坐滿
“藝術都市”策展團隊為此次項目開設了一輛穿梭巴士,在9月11日到14日16:30發(fā)車,將K11的藏家和藝術愛好者運送到上海知名藝術片區(qū)。莫干山路的M50、淮海西路的紅坊、外灘區(qū)域、西岸以及徐匯黃浦等藝術聚集的目的地。15家參展畫廊,大多數(shù)本部都設置在這些藝術區(qū)域。策展團隊的想法是藝術都市以城市為單位,推廣都市藝術的繁榮,希望在展覽期間能在城市各處啟動藝術聯(lián)動。不過,遺憾的是,9月11日的發(fā)車首日,這輛穿梭巴士沒有坐滿。
柴成煒表示,這是展會第一天,觀眾不太熟悉。穿梭的藝術巴士也將繼續(xù)運轉(zhuǎn),組織藝術與設計考察之旅。
與此同時,“上海當代”展會在展會期間,也聯(lián)合余德耀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上海館、上海當代藝術館、龍美術館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多家在滬的藝術機構(gòu),發(fā)起“美術館日”和“美術館之夜”系列活動,活動期間,“博羅那上海當代”的觀眾參觀合作的美術館享有門票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