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融入觀察和人生觀的蔡國強:想要相信的今天

來源:信息時報 2008-03-03
蔡國強(1957-)生于福建泉州。

1981至1985年就讀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赴日本留學,1995年移居美國紐約至今。曾榮獲1995年“日本文化設計獎”和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的超國度文化展本尼斯(Benesse)獎、1999年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金獅獎、2001年美國歐柏特藝術獎。 2001年10月受上海東方電視臺委托,全面負責APEC大型景觀焰火表演設計。

重要個展:1990年“1988-1989作品展”日本大阪;

1993年“延伸長城一萬米計劃”中國嘉峪關;

1996年“蘑菇云籠罩的世紀——20世紀計劃”美國鹽湖城內(nèi)華達核試驗基地和紐約;

1997年“文化混浴——20世紀計劃”美國紐約;

2000年“為計劃而計劃”法國巴黎

2002年“移動的彩虹” 紐約現(xiàn)代藝術館

2003年“葉公好龍” 倫敦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


歡樂頌(APEC景觀焰火表演草圖)


●最高價的《APEC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

>>>>更多圖片資訊

這組作品是2001年蔡國強為在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開幕制作施放焰火的草圖,是蔡國強到目前為止最為重要的爆破草圖。14幅作品尺寸巨大,其中有5件的尺寸為300×200cm,8件的尺寸為300×400cm,1件的尺寸為300×600cm。在預展現(xiàn)場,這14件作品單獨占據(jù)了一個相當大的空間。

爆破是蔡國強最善用的表現(xiàn)方式,而火藥,又是一個極具中國色彩的一個符號。蔡國強多幅作品均用爆破這一形式,他認為他最感興趣的是創(chuàng)作中的時間性,而不是事件。他說:“火藥是一個自發(fā)的,不可預測和無法控制的媒介。你越是想控制它,往往越無從入手,創(chuàng)作的結(jié)果永遠難以預測,而這正是最有趣的部分……在淘取火藥的精髓,在我眼里它包含著宇宙的力量,我們從何而來,宇宙從何而來,關于混沌的思考皆源自爆炸?!?/P>

1999年,在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上,蔡國強展出他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該作品是他從中國請了10位雕刻家到威尼斯現(xiàn)場制作中國傳統(tǒng)藝術作品《收租院》。在現(xiàn)場,蔡國強安置了數(shù)個西方常見的走馬燈,里面裝上前人制作的《收租院》的草圖。燈不停地轉(zhuǎn)動,通過現(xiàn)場雕塑,幾十件同時展開,有很強的裝置效果和表演氣氛,借此,蔡國強完成了他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的創(chuàng)作,并獲得當年金獅獎。

該作品在國內(nèi)引起了巨大爭議,一些藝術家認為,蔡國強侵犯《收租院》著作權 ,還牽涉到當代藝術的學理問題。該事件在當年鬧得沸沸揚揚。

2006年5月14日下午3:00,旅美華人藝術家蔡國強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nèi)炸成這幅畫為“迎客榕”的火藥壁畫,高18米,寬9米,以不同烈度的火藥末、火藥線和火藥丸在特制的麻紙上爆炸留下形狀與深淺不同的灼痕, 模仿中國水墨畫的效果。蔡國強在畫上的題字為“同文、同種、同根生”,這幅畫由此成為世界最大燃爆壁畫。

蔡國強,中國當代藝術中一個最重要的名字,也是最被肯定的一位藝術家。從1986年,他前往日本留學開始,他就以一系列作品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在日本,他得到了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良好氛圍,但真正的創(chuàng)作,他依然需要來自自身和傳統(tǒng)的力量,才能實現(xiàn)某種程度的自由,天地、宇宙、風水、混沌等等就此開始成為他的創(chuàng)作主題,也是他個人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

在創(chuàng)作形式上,蔡國強主要是做一些個人力所能及的事情,拿畫布到巖畫上去拓,拓完順著那些痕跡用火藥爆炸,借一種自然的力量。再如從海邊的礁石、榕樹的樹根拓片,然後重組形象,用大自然的力量使有限變?yōu)闊o限。

其中,火藥是蔡國強最早使用的方式。他自己認為,“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封閉,用火藥主要有兩個突破:一是我對所生活的那個時空感到壓抑,用火藥爆炸這種破壞性的活動,使自己獲得解放,另外是在作品上火藥爆炸產(chǎn)生的偶然效果,使我推翻了某種保守的造型慣性,通過爆炸的偶然性,產(chǎn)生對傳統(tǒng)文化負面壓力的突破。作為易燃的畫布與油彩的爆炸後會產(chǎn)生奇特的畫面效果,所以它們之間是‘破’與‘立’的關系?!?

在蔡國強童年記憶中,讓他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家鄉(xiāng)煙花燃放時的聲響。中國人的生活和火藥、爆竹息息相關。凡是重大社交場合,婚喪嫁娶,都會使用煙花爆竹作為標志,宣布著某些事件的發(fā)生。

蔡國強就象宣告了中國當代藝術正在發(fā)生一樣,用火藥炸開了他的作品,一炸就是二十多年。蔡國強運用更多科技手段,融入他的觀察和人生觀,做出一系列顯示出巨大的規(guī)模和宏偉的視野的作品。蔡國強的作品讓西方社會難以捉摸,它們充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形而上,天人合一,沒有清晰的理論,充滿了混沌,與風水、中藥、病理等有關。當然,這也正是蔡國強的獨特風格。

1995年,蔡國強作為日本的代表,在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進行展出,當年他來到了紐約,并定居下來,并下了一個決定。從今往后,只和美術館和基金會打交道,把自己和商業(yè)藝術機構(gòu)畫了一條線。我們能看到的是,1996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館蘇荷館舉辦的《雨果.巴斯獎》展覽會上,他發(fā)表了作品《龍來了!狼來了!成吉思汗的方舟》。1999年,他在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憑借《威尼斯收租院》獲得金獅獎。

緊接著,蔡國強參加了幾乎所有的世界性重要大展, 2000年紐約現(xiàn)代藝術館的“草船借箭”、2000年法國巴黎的個展“為計劃而計劃”、2002年紐約現(xiàn)代藝術館個展“移動的彩虹”、2003年倫敦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個展“葉公好龍”等等。2004年他在中國臺灣創(chuàng)建了金門碉堡藝術館,2005年更是擔任了威尼斯雙年展首屆國家館策展人,直到今年,他擔任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核心創(chuàng)意小組成員和視覺藝術特效總設計師。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蔡國強充滿中國意象的作品的成功和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發(fā)生位置改變有著密切關系。蔡國強的成就,由此成為一個標識,標識著今天,中國自身的當代藝術,屬于中國文化的當代藝術得到世界的肯定。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