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嘉德四季第38期拍賣會以8413萬元成交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4-06-24

2014年6月22日嘉德四季第38期拍賣會(嘉德四季第38期:6月21日上半場熱點前瞻)圓滿落幕。本次拍賣會推出了中國書畫、瓷玉工藝品等門類的六大專場,最終取得了總成交額8413.87萬元的業(yè)績。其中匯集703件歷代書畫的“昆岡玉隱”專場100%成交;集納了玉器、工藝品、佛像、文房等門類982件拍品的“玉器 工藝品”專場成交率82.89%,這兩大專場的高成交率,表明2014年以來中國嘉德(中國嘉德2014春拍22.2億元落槌)“注重藏家收藏體驗”的指導(dǎo)思想,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rèn)同。再次衷心感謝廣大收藏家們的大力支持,之后我們將迎來兩個多月的“夏歇”。同時,也非常期待與大家在9月中旬舉行的嘉德四季第39期拍賣會上,再續(xù)前緣。

【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一)】

6月21日上午率先舉槌的“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一)”專場,以優(yōu)良的拍品質(zhì)量,受到藏家們的一致好評,最終取得成交率86%,總成交額1700萬元的佳績。

本場拍賣中,“遺珠拾珀”同一藏家藏品和“當(dāng)代風(fēng)華”兩個專題最為精彩。二者一直都是嘉德四季(四海佳作云集中國嘉德四季第38期拍賣會)最受關(guān)注和競買最為熱烈的亮點之一。

“遺珠拾珀”同一藏家藏品專題中,有幸征集到一批著名書法家潘伯鷹舊藏,及其本人的書法作品。潘伯鷹曾擔(dān)任章士釗的秘書,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與謝稚柳共事,并與沈尹默等共同籌創(chuàng)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其藏品均雋秀俊美,且多署潘氏上款。其中,章士釗《行書詩稿》以34.5萬元成交,潘伯鷹《行書詩卷》以12.65萬元成交。

“當(dāng)代風(fēng)華”專題中,與山東有關(guān)的書畫作品,受到藏家追捧。龍瑞《峽江新綠圖》,為藝術(shù)家早年為山東煙臺華僑賓館所作,尺幅巨大,氣勢恢宏,畫面中,重巒疊嶂高聳入云,孤帆遠(yuǎn)影意境深遠(yuǎn),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水準(zhǔn),以69萬元成交。山東籍藝術(shù)家周韶華的大幅山水畫作《江峽風(fēng)采》以51.75萬元成交,該畫為藝術(shù)家1981年初夏所作,千山萬壑,峰巒雄偉,極具氣勢。

此外,史國良2002年作《高原青青草》,生動而和諧地描繪了牧區(qū)生活風(fēng)貌,以63.25萬元成交。另一幅史國良《版納風(fēng)情》以32.2萬元成交。宋雨桂2011年作《濤聲依舊》,為其觀賞于右任十米書法長卷,與友人談笑間所作,碧波洶涌,海闊天高,與周思聰《朝露》同以34.5萬元成交。

本次拍賣時值盛夏,扇畫類拍品頗受關(guān)注,陳佩秋、謝稚柳伉儷的作品更是藏家們爭奪的焦點。陳佩秋1961年作《落花圖、楷書陸游詩》扇畫以41.4萬元成交,謝稚柳等《雙清圖、仿漢金文四品》成扇以39.1萬元成交。

【昆岡玉隱】

6月21日下午舉槌的“昆岡玉隱”專場,703件拍品均是懷袖雅玩之佳作,本場藏家早年因商業(yè)緣,時常往來于津、滬等地,耳浸目染,對法書繪畫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每有入藏,必為心儀之作,日積月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收藏體系。為了照顧到不同類型藏家的需求,本場拍賣特地采用了低估價的策略,收到了市場的熱烈響應(yīng),場中買氣旺盛,競投激烈,最終取得了成交率100%,總成交額1527萬元的佳績。

白宗魏1925年作《汾陽慶壽圖》,尺幅宏闊,界畫工整,人物描繪細(xì)膩,以36.8萬元成交。汪謙《人物四條屏》頗具雅韻,以16.1萬元成交。吳琴木1943年作《寒林雪霽》,滿紙雪意,渺莽蒼暮,以11.5萬元成交。

本場尤以條屏、對聯(lián)最為矚目,作者書家、畫家外,亦有不少出自軍界、政界、文藝界名流之手的作品。于右任《草書五言聯(lián)》以32.2 萬元成交;鄭孝胥《行書六言聯(lián)》以12.65萬元成交;潘齡皋《行書四條屏》以11.5萬元成交。

【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二)】

“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二)”專場于6月22日舉槌,為廣大藏家精心遴選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陸儼少、程十發(fā)、謝稚柳、劉凌滄等名家力作290件,作品題材豐富,丹青墨跡、翎毛花卉、山水人物無不涉獵,為不同審美趣味的藏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最終成交率72%,總成交額1200萬元。

本場拍賣,名家書法最受青睞。郭沫若1965年作《草書七言詩》爽勁灑脫,運轉(zhuǎn)變通,韻味無窮,以71.3萬元成交。于右任《草書四條屏》宗法章草,融四體之妙,揮灑自如,達爐火純青之境,獲價40.25萬元。范曾2008年作《行書“鶼鰈情深”》以25.3萬元易主,啟功1990年作《楷書“明園”》 以20.7萬元成交。

本場繪畫部分,張大千1925年作《花卉四條屏》為其早年精作,圖中所繪花卉各具姿態(tài),充分顯示了張大千風(fēng)神獨具的花卉藝術(shù)造詣以及張大千自己的“由理生性,由情生態(tài),由態(tài)傳情”的藝術(shù)主張,以51.75萬元成交。

邵逸軒《望山圖》筆意蒼茫,帶齊白石邊跋及鑒藏印,值得信賴,以40.25萬元成交。何海霞《松柏交翠》,畫風(fēng)樸茂渾厚,筆墨老練,以34.5萬元成交。陳半丁1929年作《歲寒不凋》以21.85萬元成交。

【中國古代書畫】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遴選335件歷代佳構(gòu),以清代“四王”、“四僧”、“揚州八怪”為主體,兼及元明,趙孟頫、董其昌、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小四王”、海上“四任”、祝允明、黃道周、張瑞圖、王文治、劉墉、翁同和、李鴻章等人作品均選拍,最終總成交額1363萬元。

本場的書法部分,文征明(款)《草書赤壁賦》溫潤秀勁,穩(wěn)重老成,法度謹(jǐn)嚴(yán)而意態(tài)生動,以101.2萬元成交。何紹基《行書四條屏》以43.7萬元成交。董其昌(款)《臨書冊》以42.55萬元成交。

繪畫部分,鄭燮(款)《瀟湘竹影》,筆墨雋秀,畫面疏朗,以86.25萬元成交。佚名《維摩說法圖》帶有清末書法家張伯英題跋及鑒藏印,以77.05萬元成交。胡公壽等《集錦冊》,別具意趣,以49.45萬元成交。盛懋(款)(元)《江山萬里圖》長卷頗為壯觀,以46萬元成交。朱耷(款)《盆蘭圖》以40.25萬元成交。唐岱《萬山堆秀圖》,以36.8萬元成交。

【瓷器 煙壺 藝術(shù)文獻】

嘉德四季第38期拍賣會“瓷器 煙壺 藝術(shù)文獻”專場,于6月21日上午舉槌,本場嘉品云集,良工薈萃,除傳統(tǒng)的瓷器板塊外,另新增煙壺和藝術(shù)文獻兩個板塊,以精湛的拍品贏得了藏家們的信賴。

明清官窯作為瓷器市場的中堅力量,經(jīng)久不衰,本場拍賣也為諸家呈現(xiàn)一批制作精良,賞心悅目之官窯嘉物。“清道光 粉彩三羊開泰 圖墩式碗”,為中國嘉德2011年秋季拍賣會“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二)”專場第3098號拍品,本場再次亮相,以48.3 萬元成交。本品胎土淘洗精煉,胎質(zhì)細(xì)實,釉質(zhì)滋潤,似雪類玉。碗外壁繪三羊開泰圖,畫面綠草如茵,花木扶疏,一片生機盎然之春景,三羊輕揚四蹄,閑適漫步于其間,或仰首,或低回,身姿飽滿肥碩,神態(tài)悠然安逸,一派祥和之景,道光官窯高超的制器水平盡展于此。

“明嘉靖 礬紅九龍圖杯”以28.75萬元成交。本品胎質(zhì)細(xì)膩,胎體輕薄,釉色瑩潤,杯外口沿、足脛處及圈足分飾青花弦紋兩周,外壁 主體以礬紅彩繪制八尾騰龍,其下綠彩繪海水紋,所繪龍紋保持一升一降的造型布局。本品雖體量小巧,卻可體現(xiàn)嘉靖官窯器的諸多特征,礬紅彩之色若干棗,是為這一時期礬紅彩料的典型發(fā)色。

“清中期 粉彩一路連科圖大缸”,型制敦厚,紋飾精美,以25.3萬元成交。“清光緒 粉彩九桃圖天球瓶”以23萬元成交,此類九桃圖 天球瓶也是光緒時期的常見器型,師法乾隆時期的典型粉彩器,向來備受喜愛,若本品造型穩(wěn)重端莊,構(gòu)圖疏朗有致,釉色濃淡相間, 繪畫精細(xì)工巧,實為收藏佳品。“清康熙 青花北山移文詩文筆筒”,以青花書南朝駢文家孔稚珪《北山移文》一篇,青花發(fā)色沉穩(wěn)而清雅,頗具文人風(fēng)骨,是市場中不多見的精彩之器,以20.7萬元成交。

本場拍賣特甄選了一批民國瓷器精品,奉獻給廣大藏家。民國瓷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廣大藏家的喜愛和重視,其收藏價值也逐年攀升, 而蘊含在民國瓷器中的藝術(shù)價值也越來越多的被發(fā)掘,成為近年來的收藏重點。

海上梨園名家、收藏家黃金懋舊藏“民國 青花纏枝蓮龍鳳紋抱月瓶一對”,形體碩大,造型規(guī)整,工藝完美,青花發(fā)色靚麗,以42.55 萬元成交。

“民國 天藍釉描金團花開光粉彩高士圖葫蘆瓶”無論胎釉造型,還是紋飾描繪,均十分精細(xì),以28.75萬元成交。觀其紋飾,絕非出于 庸匠之手。再觀其款識,紀(jì)年款與之后的書“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中正”款的國府禮賓瓷和蔣氏自用瓷之款識頗具相似之處,或為其前身 ??傊?,此一件造型優(yōu)美,紋飾細(xì)膩的葫蘆瓶實為民國時期的精品瓷器,其收藏價值與藝術(shù)價值頗高。

煙壺部分,“清乾隆 粉彩十二花神圖煙壺”,帶“乾隆年制”底款,以 8.625萬元成交。“清道光 粉彩山水人物紋鋪首煙壺”為臺灣私人舊藏,帶“道光年制”底款,以6.9萬元成交。

【玉器 工藝品】

“玉器 工藝品”專場,集合了玉器、工藝品、佛像、文房等眾多門類的982件拍品,琳瑯滿目,以饗藏家,最終總成交率82.89%,總成交額1671萬元。

6月21晚間舉槌的玉器部分,集擷歷代美玉,均工藝精細(xì),五德皆具。其中“明 玉雕歲寒三友牌”刀法洗練,構(gòu)思巧妙,沁色自然;“清 白玉高士詩文牌”為香港蘇富比2012年秋季拍賣會第3152號拍品,玉質(zhì)潤澤如凝脂,線條與雕工均蒼勁老辣,人物細(xì)致生動,背面陽雕趙孟頫詩文,藝術(shù)性與觀賞性極高,二者皆以12.65萬元成交。

6月22日舉槌的佛造像、文房、鳴蟲蓄器、家具等部分精彩不斷,其中金銅佛像最令藏家傾心。“清康熙 銅鎏金文殊菩薩像”時代特征明顯,制作精細(xì),頗具宮廷意味,以126.5萬元成交。此尊文殊菩薩頭戴五葉冠,頂束高發(fā)髻,面龐圓潤,彎眉長目,相容靜謐,全跏趺坐,身著天衣綢裙,天衣環(huán)繞雙臂而垂,衣緣鏨刻纏枝花卉。雙手施說法印,整像造型生動優(yōu)美,工藝細(xì)膩精湛。此外,“清 銅大成就者像”造型俊逸,衣袂飄舞,包漿古樸,以41.4萬元成交。

文房雅玩部分,“清中期 銅戟耳爐”帶“正誼書屋”款,為日本回流之器,以29.9萬元成交。“清早期 紫檀嵌螺鈿高士圖印匣”以17.25萬元成交。本品取材紫檀,盒蓋邊緣均淺浮雕螭龍紋,五面均嵌螺鈿,飾園林風(fēng)景或高士圖等不一,取材考究,螺鈿與紫檀的組合相得益彰,具有清代早期螺鈿工藝之特點,當(dāng)為其時精品之作。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