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 草書七絕詩
成交價:34,500,000
溥光 書韓昌黎山石詩卷(局部) 成交價:35,075,000
大師畫作依然受青睞
此次近現(xiàn)代書畫共推出15個專場,總成交額逾10億元,其中14件拍品成交價超過千萬,五百萬元以上成交拍品共計46件。市場對于大師名家保持著極高的收藏熱度,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舊藏的齊白石《花鳥四屏》以5577.5萬元領銜,傅抱石畫贈好友徐平羽先生的《二湘圖》以3507萬元成交。
此外,黃胄代表作《套馬圖》以3795萬元成交;“張大千重要作品專場”中,4件拍品過千萬元。私人珍藏專場作品整體水平較齊整,日漸獲得市場與藏家的青睞,“溫故知新—亞洲重要藏家珍藏”專場成交率100%,總成交額近億元,其中齊白石《白石老屋圖》、黃胄《飛雪迎春》超過千萬元成交。地域性的名家、流派專場專題也取得不錯的成績,“逸筆儒風—溥儒作品專場”由32件小尺幅作品組成,總成交率在80%以上,總成交額近1500萬元,約兩平尺的溥儒《控馬圖》更是以322萬元的高價位列本場成交價之首。
古代書法作品價值回歸
書法歷來與畫作相提并論,但是書法作品的價格卻長期偏低,有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古代書法作品不僅具有藝術(shù)價值、文物價值,其內(nèi)容同時具有歷史價值,往往可用于歷史的佐證,甚至可以補歷史之缺漏。因此,書法作品的收藏門檻高于繪畫作品,需要更高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文化儲備,這也是造成書法市場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春拍,京城各大拍賣公司推出了一批重要的古代書法作品,也獲得了市場的正面回應,甚至有的專家就此感嘆:古代書法作品的價值正在被重新發(fā)掘。
此次保利春拍同樣印證了這一點,其中由江南著名藏書樓“過云樓”舊藏的元代十米長大字行書手卷溥光《書韓昌黎山石詩卷》,以3507.5萬元的高價成交;而八大山人《草書七絕詩》以3450萬元成交,高出估價近五倍;伊秉綬的隸書《遂性草堂》估價僅為80萬元,最終成交價也一舉達到了2300萬元。
此外,此次古代書畫總成交額逾3.3億元。其中一幅文同、蘇軾(傳)的《墨竹卷》,因為有從宋末到晚清的十八位名家題跋,成為買家爭奪的焦點,從200萬元起拍,經(jīng)過數(shù)十輪爭奪,最終成交價達4255萬元,列古代書畫首位。而古董珍玩專場中,明清官窯依舊是市場關注的熱點,有5件拍品成交價過千萬。
現(xiàn)當代藝術(shù)三現(xiàn)“白手套”
現(xiàn)當代藝術(shù)夜場總計85件拍品,共成交73件,總成交率高達85.88%,總成交額共計2.61億元。其中的“文本魅影—徐冰的藝術(shù)”、“見證歷史—山藝術(shù)甄藏”、“先驅(qū)者的足音—林風眠”三個重要專場,均以100%成交率創(chuàng)“白手套”奇跡。
“見證歷史—山藝術(shù)甄藏”是本季春拍整個現(xiàn)當代藝術(shù)領域的最大看點。專場上拍作品均是上世紀80年代的創(chuàng)作精品,被山藝術(shù)基金會珍藏三十年之久,也可謂是收藏史的重要見證。羅中立《春蠶》和程叢林《碼頭的臺階》是20世紀中國藝術(shù)史的兩件扛鼎之作,《春蠶》以4370萬元、《碼頭的臺階》以2875萬元成交,分別創(chuàng)出藝術(shù)家世界范圍內(nèi)的個人拍賣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