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下的畫布”展覽現(xiàn)場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本次展覽帶來藝術家在過去十余年間創(chuàng)作的近50件作品,呈現(xiàn)謝墨凜在創(chuàng)作中與機器的長期不斷對話所帶來的其繪畫中的演變及對人與機器之間關系的思考。
對謝墨凜而言,其“繪畫機器”基于刻字機三軸聯(lián)動原理通過對不同機器的研究與使用,它不僅是一件工具,更是畫家雙手的延伸。謝墨凜嘗試將機器繪畫的敘事性與顏料的層次感結合起來,在機器與顏料之間建立起一種不間斷的對話,如刀口、機器尺寸、運轉(zhuǎn)速度以及顏料厚度的改變。
作品依次為:
懸刀·豎線23. 6. 13,2023,謝墨凜,布面油畫,30 x 40 cm
懸刀·豎線23. 6. 27,2023,謝墨凜,布面油畫,30 x 40 cm
懸刀·豎線23. 6. 25,2023,謝墨凜,布面油畫,30 x 40 cm
懸刀·豎線23. 6. 22,2023,謝墨凜,木板油畫,30 x 40 cm
“機器下的畫布”展覽現(xiàn)場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藝術家謝墨凜邀請觀眾在視覺與思維的交匯中,重新審視宇宙與生命的關系。
本次展覽匯集了謝墨凜過去十余年的作品,全面呈現(xiàn)其藝術探索軌跡。從早期對機器的依賴,到對顏料物質(zhì)性的探索,再到近年來對光影與空間關系的關注,謝墨凜的創(chuàng)作不斷豐富,人、機器和作品之間形成豐富有機的互動關系。
“機器下的畫布”展覽現(xiàn)場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上:光焰20. 11. 23,2020,謝墨凜,布面丙烯,70.5 x 51 cm
下:彩條·敦煌13. 6. 9,2013,謝墨凜,布面丙烯媒介劑,230 X 160 cm
“機器下的畫布”展覽現(xiàn)場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機器下的畫布”展覽現(xiàn)場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此次為展覽拍攝的視頻亦在現(xiàn)場作為深入了解謝墨凜創(chuàng)作過程的注腳,他融入三層結構的畫法,強調(diào)了對繪畫基本元素的重新審視,認為“顏色、筆觸層次、比例大小、色彩之間的過渡關系”是他創(chuàng)作的核心,但這些作品不僅突顯了物質(zhì)本身所蘊含的光影魅力,更深刻地指向了生命能量,“機器把我?guī)У揭粋€未知的地方,是我可以對自己的實踐打開一個空間。”
展期
2024.11.6-2024.12.8
地點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三層展廳
本次展覽對公眾免費開放,歡迎觀展
“機器下的畫布”展覽開幕現(xiàn)場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11月6日,眾多合作伙伴和媒體朋友在展廳里感知人與機器的對話,共同慶祝“機器下的畫布”展覽正式開幕。
展覽開幕當日下午,“機器下的畫布”開幕論壇于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四層順利舉辦,藝術家謝墨凜和策展人冷林,向現(xiàn)場觀眾講述顏料、空間、規(guī)律、形式語言之間無限的可能性。
“機器下的畫布”展覽開幕講座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謝墨凜
藝術創(chuàng)作不是對技術的簡單映射,而是透徹理解技術,并找到一種與其相關但又相對獨立的應用方式。在與機器合作時,非常注重作為藝術家的自己與繪畫本身的不可替代性。繪畫中所展現(xiàn)的人類本能的延續(xù)是永遠無法被技術取代的。在未來的創(chuàng)作中,希望能繼續(xù)深入探索顏料的物質(zhì)性,研究顏料作為一種流體在流動的過程中所展現(xiàn)的變化與不確定性,用機器在物理層面解放并拓展顏料的新表現(xiàn)形式。
冷林
謝墨凜在親自設計機器時,不是將其作為身體的延伸,而是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人與機器的關系。畫布上的顏料在藝術家與機器的協(xié)作中展現(xiàn)出多層次的運動、肌理與韻律,讓人振奮。
上海外灘地標城市之窗外灘大屏
復星藝術中心八周年派對現(xiàn)場
2024年11月,復星藝術中心迎來創(chuàng)辦八周年。自2016年建館以來,復星藝術中心始終秉持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宗旨,為中國觀眾呈現(xiàn)了眾多國內(nèi)外著名藝術家的展覽,并與國際各品牌攜手跨界合作,深入探索藝術時尚生活新方式。
八周年派對現(xiàn)場,復星藝術中心主席王津元、時尚傳媒集團文化藝術總策劃徐寧、復星基金會理事長李海峰發(fā)表致辭,共同慶祝復星藝術中心八周年。
本次復星藝術中心八周年影片與時尚芭莎藝術聯(lián)合出品。邀請8位跨領域的藝術同行者:復星藝術中心主席王津元、藝術家宮島達男、演員童瑤、演員王陽、LVMH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吳越、香格納畫廊創(chuàng)始人勞倫斯·何浦林、藝術家潘公凱,以及品牌主理人淳子,分享8個關于藝術的故事。
本次八周年派對特別感謝SU group的大力支持,感謝青島啤酒、匯泉洋酒 、1800 Tequila、 N12提供的酒水支持。
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工作團隊
關于藝術家
謝墨凜 1979 年出?于中國溫州,先后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及英國愛丁堡美術學院繪畫專業(yè),現(xiàn)?作?活于北京。從開始親?改裝制作第?臺繪畫機器開始,謝墨凜逐漸形成了??在繪畫中的獨特路徑。他對"機器"的擁抱既是源于他對繪畫形式感更精確表達的需求,也同時是觀念意義上的。"機器”不僅可以被藝術家?來替代傳統(tǒng)?具對繪畫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做出新的探索,其實踐本?也對應著中國當下?化?對技術帶來的可能性的多重想象。
謝墨凜的作品曾被多個美術館和機構展出及收藏。
關于復星藝術中心
復星藝術中心是由復星及復星基金會發(fā)起并出資建立的非營利機構。
藝術中心地處BFC上海外灘金融中心地塊內(nèi),是一棟地上四層地下三層的獨立建筑。藝術中心建筑由英國建筑設計事務所 Foster+Partners和HeatherwickStudio 聯(lián)合設計,建筑外觀最大的高點即三層金色可轉(zhuǎn)動幕簾,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既如中國古代冠星,又似西方豎琴。幕簾每天四個時間配合音樂定點轉(zhuǎn)動,宛如一座"會跳舞的房子"盛放在外灘沿岸。
藝術中心定位于當代、國際及觀眾互動性強的藝術,除了精選高品質(zhì)藝術展覽之外,也致力干舉辦各類公眾教育活動,通過講座、論壇、電影放映、工作坊等形式為公眾提供與文化藝術親密接觸的機會。作為一個多功能性空間,復星藝術中心還兼具承辦國際會議、品牌活動、小型演出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