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鑒定家潘鳴皋點評電視鑒寶節(jié)目,稱事先有“劇本”“電視鑒寶僅是娛樂,被砸的早確定是贗品”
東莞市博物館上月開始開展文物鑒賞活動月,并邀請廣東省文物鑒定站二科科長、著名文物鑒定家潘鳴皋前來鑒寶。作為國內權威的文物收藏家,潘鳴皋常來東莞鑒寶,但從不給出個人鑒定證書。作為文物的裁判員,他也不愿意當運動員,“家里沒有收藏任何一件寶貝。”他很欣賞東莞藏家的低調,他指出“成天在外面上躥下跳到處嚷嚷的藏家,不是被人騙了,就是想騙別人。”
潘鳴皋是廣東文物鑒定站專家,主要從事雜項、玉器及瓷器的鑒定。在上個月底在塘廈舉行的文物講座現場,有不少市民帶來的文物前來鑒定。對此那次鑒定,潘鳴皋告訴記者,“絕大部分都是贗品,花幾千塊錢買的文物想它變成價值連城是不可能的。”
而對于現在電視上各種文物鑒定節(jié)目,潘鳴皋也無情揭穿,“電視收藏鑒定其實都是為了娛樂大家,藏品在上節(jié)目之前,專家已鑒定過一遍了,被砸的藏品,也在臺下其實百分之百確鑿為假的了,事先溝通好了,要不在臺上誰敢砸啊。”
而對于不少文物鑒定專家到處給藏品出個人鑒定證書的現象,潘鳴皋稱,“在國內和我一樣有專業(yè)鑒定資格的文物專家最多也就一百來人,有人到處給別人鑒定證書賺錢。”而即便幾十年來找潘鳴皋出證書的人很多,但他一直堅持不出個人證書,“鑒定必須通過單位組織專家組進行鑒定,證書也是單位出,我不會給任何藏品出鑒定。”
潘鳴皋也經常來東莞鑒寶,“東莞藏家很低調,收藏價值上千萬的都有。”他很欣賞東莞藏家的低調,“好東西都是舍不得賣的,也不會到處張揚。成天在外面上躥下跳到處嚷嚷的藏家,不是被人騙了,就是想騙別人。”
電視收藏鑒定其實都是為了娛樂大家,藏品在上節(jié)目之前專家已鑒定過一遍了,被砸的藏品,也在臺下其實百分之百確定為假的了,要不,在臺上誰敢砸啊。——潘鳴皋
【編輯:湯志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