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社近日報道稱,各國藝術界經歷了苦樂參半的2021年,藝術博覽會和博物館與非同質化代幣(NFT)熱、規(guī)模龐大的展覽、新藝術中心的落成以及傳統(tǒng)的拍賣紀錄共存。
NFT在藝術界存方興未艾,確切來說,NFT進入藝術界大門是在今年3月。
數碼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又名Beeple)的一件名不見經傳的作品在拍賣會上拍出了6900萬美元,一舉打破了多項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數字作品,同時也在全球在世藝術家中排名第3位。
這一現(xiàn)象也受到了傳統(tǒng)收藏家的質疑,但卻促進了在線銷售。受益于這一現(xiàn)象,在線銷售藝術品這種新模式吸引了更多年輕的新一代收藏家。
這股熱潮仍在繼續(xù),似乎遠未到盡頭。梅拉尼婭·特朗普是最新推出自己的NFT平臺的名人之一。奧祖納等一眾歌手和冬宮(俄羅斯文物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也加入了這一浪潮。時間終將告訴世人,這種新奇的東西到底將成為虛無的泡沫,還是會在歷史上留下印記。
盡管受到這種現(xiàn)象的拉動,但藝術市場還是經歷了一個不溫不火的2021年,并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作為最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之一,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半的畫廊,尤其是較小的畫廊已經出現(xiàn)虧損。
由于很多交易已經結束,藝術博覽會的規(guī)模明顯縮小,或者干脆暫停舉行,但所有人都希望迎來一個更美好的2022年。
博物館的開放并沒有因為疫情而放緩:2021年是一個高產的年份。5月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收藏館正式開門,隨后是奧斯陸全新的蒙克博物館和觀眾期待已久的洛杉磯電影學院博物館。
法國盧瑪·阿爾勒藝術中心(由弗蘭克·格里設計)、中國香港的M+視覺文化博物館或莫斯科的GES-2美術館等也相繼開業(yè),雖然規(guī)模均不大,但也令人備感欣喜。
許多展覽在疫情的沖擊下得以幸存,其中一部分是被迫推從2020年遲到2021年。例如,提香的神話藝術展《神話激情》,該展2021年在倫敦國家美術館、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和波士頓的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舉行了巡回展覽。
2021年是許多博物館,尤其是美國的博物館在關閉一年后首次重新開放的年份。觀眾的回歸是緩慢而漸進的,盡管由于旅游業(yè)普遍下滑,目前仍遠未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拍賣會似乎躲過了藝術界的大災難。班克斯的自毀作品在2018年以120萬歐元成交,如今再次被拍賣,其價格依然突破天際,達到2100萬歐元,打破了這位涂鴉藝術家在今年早些時候創(chuàng)下的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在其作品《迭戈和我》以349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后,取代了她永遠的愛人迭戈·里維拉,成為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的拉丁美洲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