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香遠益清、春物熙華—文房清供專場綜述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11-05-27

歌德春季拍賣會文房清供專場中精品層出,令人驚喜。共480余件精選藝品參拍,涵蓋象牙制品100余件,可謂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清乾隆 象牙茜色花鳥人物長方盒 23.8x13.5x12.5cm

 

其中清乾隆象牙茜色花鳥人物長方盒,蓋盒造型方正,仿效木質結構開榫拼攢而成,以淺浮雕,鑲嵌,彩繪等多種技法,周身雕琢,以茜色象牙嵌成村居圖,以及傳統(tǒng)花鳥紋飾。其間人物、花鳥眾多,人物于庭院間玩耍,神情形態(tài)各異,各有神韻,一派閑適田園意趣;四面雕刻花鳥紋,紋飾精致細膩,繁而不亂。整器取象牙之佳料而制,包漿沉靜,其間洞石玲瓏,構圖緊湊,雕刻細致,情勢俱佳,設景雖繁而不減層次,一刀一筆,細雕為開,遂以工精取勝,茜色瑰麗典雅,美不勝收。四足鏨銀制作,卷草為飾,與盒子自然一體,秀美雋雅,為乾隆時期牙雕大器之上乘。

 

 

清乾隆 竹雕山水人物筆筒 H:15.5cm D:14.5cm

 

此作以寫實手法展開情節(jié),刀法高度凝練,比例異常精準。以畫入竹,布局妥帖合理,運刀靈活,刻工深峻,是清中期竹雕之精品。高浮雕山水人物筆筒,所刻為文人雅集之景。下方刻以樹石,松竹交錯,亭臺隱布于中。所刻人物相互交酬、品題作書、吟詩賞景,各具姿態(tài)。此件作品構圖精巧,山水、人物緊密交融,巧妙地將云紋、山水、亭臺、人物融合在一起。在一維的視面上營造出豐富的空間意象。數百年時間所積染的包漿又使得這件作品的整體視象更加古意盎然、韻味深遠??v覽之下若鬼斧天成多一刀則繁少一刀則陋,實是一件南派大師的扛鼎之作。

 

元 朱致遠製“龍吟”款仲尼式古琴 120×18.5cm

 

此外還將呈現兩把品質精良的古琴,均為“仲尼式”,其中“龍吟”古琴,琴長120厘米,琴面髹大漆,面桐底梓,琴身發(fā)蛇腹斷紋,龍池上方有草書題刻“龍吟”琴名,內款楷書“赤城朱致遠制”。此琴琴體琴身體長修美,琴體素雅不失華貴,法度森嚴。音韻恬淡文雅,散音、按音、泛音均屬上乘,整體完好無損。經專家鑒定此琴為元代朱致遠所制,并評價此琴發(fā)聲堪稱妙品,非常適合演奏,當為操縵家所重。朱致遠,元代著名制琴師,所斫皆精,時人皆寶之,價比金玉。其琴內款字不一,多署“赤城朱致遠制”、“赤城朱遠”、“赤城慎齋朱致遠”等,陰刻朱書皆有,以仲尼式居多。朱致遠琴仿品屢見不鮮,有誤刻腹款如“朱智遠”、“朱制遠”者,即為偽作明證。至今海內外所聞見之朱致遠款琴合乎規(guī)制者,其總數不過三十。此琴與故宮博物院所藏清宮舊藏元朱致遠款琴形制尺寸近乎一致,且腹款皆為楷體“赤城朱致遠制”,筆跡相當,應同出自朱致遠之手。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亦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作為四藝之首,在表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氣息上,沒有一件樂器可與之媲美。古人稱琴為雅樂,為有德君子所有,經常御用,行不離身,可以修身養(yǎng)性,使人心地純潔,養(yǎng)成高尚的情操,防止邪惡之思侵蝕心靈。琴器大小適度,使用及攜帶均便,跋山涉水均無影響,可操于庭院廟堂,亦可操于山谷水濱。在古時文人心中視為高雅代表,琴音悠遠,高山流水遇知音流傳至今。

 

清乾隆五十七年 仲尼式古琴 123×19cm

 

自古“瑤琴寄情懷,雅樂昭四方”,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以其“貫眾樂之長,統(tǒng)大雅之尊”,在中國古代樂器中享有不可爭辯的最高地位,所謂“重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此琴為仲尼式,通身髹桐木黑漆,為老漆,玉軸、玉枕,琴形扁圓修長。琴池刻“雅韻”二字篆文,并提款:“落落塵寰,知音最難,惟我與爾樂意相聞。事乙卯立秋日刊。”寥寥數字,道盡知音難尋、清雅寂寥之文人情愫。琴池左刻“眉山少鴻氏自識”,池內書寫“乾隆伍拾柒年壬子歲南呂月造作于湔江之古城”。湔江是四川成都平原西北山區(qū)的一條重要河流,南呂月為農歷八月的別稱。蜀山古琴派,源遠流長,自古流傳廣泛、內容豐富。代表名家有:司馬相如、揚雄、諸葛亮等,李白于《聽蜀僧浚彈琴》中也有描寫蜀僧琴聲之高渺入神的佳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托南戳魉?,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高山流水音調一洗情懷,裊裊余音融入秋天霜鐘。此琴凡岳山,承露,冠角,焦尾無不打磨圓潤,奢侈華美,體現了以奢華著稱的乾隆典型工藝,可謂將古琴制作工藝推向極至。且琴質古樸典雅,做工精良,張弦試音,三準俱佳,低音渾厚凝重,深若晨鐘,古樸性渺,散發(fā)著其獨有的悠揚。極具有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徇為難得。

 

清中期 施天章款竹雕教子圖香筒 H: 18cm

 

值得一提的還有“施天章款香筒”,筒身修長,圖中奇石重疊,松樹挺立,松前竹林深遠,雕刻教子圖仕女身穿交領長袍手拈書卷,童子一旁側立。聚精會神讀書,石壁中部刻陰文“天章”隸書款及“施”字篆書印章款。此器以鏤雕技法雕成,紋飾精致細密,布局章法緊湊,人物神情姿態(tài)各異,堪為佳構。

 

清初 象牙刻山水詩文筆筒 10×13.5cm

 

此筆筒畫面中蒼松與奇樹交相呼應,卷云與飛 鳥意境空靈。構圖大氣疏朗,雕工精致雅逸??羁蹋?ldquo;昨夜 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 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 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書風沉穩(wěn),底蘊頗豐,下為朱白篆 體章落款,以詩襯景,意境深遠。此筆筒象牙質地細密,包 漿渾厚,底刻梅花紋飾,格調高古,為案上文房佳器。

 

清乾隆 造辦處制象牙雕仕女人物象耳活環(huán)瓶 H: 13cm

 

撇口,圈足,鼓腹,瓶頸處鏤雕龍紐套活 環(huán),瓶身淺刻蕉葉紋、花卉紋、云紋,中間開框深刻仕女人 物故事,取生活常見場景,人物刻畫寫真?zhèn)魃?,場景密而?亂,雕刻精微,細入毫發(fā),工藝極為精湛,取材獨具匠心, 富有天趣,大氣典雅,在同時期牙雕中實屬罕見。洋溢宮廷 審美情趣,應為乾隆朝造辦處牙作所制,極為珍貴。瓶底刻 “乾隆年制”方款,帶座。清宮造辦處為典型官辦作坊。正 因為如此,它具有不可比擬的各種優(yōu)越條件。

 

 

其運用政 府行政手段,集全國最優(yōu)秀的工匠,來京從事制作。且有雄 厚的財力,可以購置最好的材料??梢圆少徤系葍?yōu)質的棕、 藤、魚鰾、蜂蠟、白銅、金、銀、寶石、玉石、螺鈿等輔助 材料使用。更有優(yōu)秀的會設計的匠師,出樣、燙樣,并且從 《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造辦處卷》,《造辦處活計庫各 作成做活計檔》等文獻記錄中得知,清造辦處不少的家具、 擺件都是在皇帝親自授意和修改,參與下設計和制作的。這 一切都使造辦處的家具、藝品有富貴、華麗、嚴謹、大氣等 皇家氣派,代表了當時我國工藝藝術的最高水平。造辦處在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其光輝時期,猶以乾隆時期達到高 峰。

 

明 象牙雕山水人物牙牌 H: 20.5cm×2

 

象牙材質,對牌,以深淺浮雕相結合,復加彩繪紋飾為山水 人物故事場景:一面云林老樹,野溪湍流,漁舟唱晚,意境 高渺;一面山木嶙峋,曲徑通幽,人物仙風道骨,雅致至極 。宛如世外桃源之境。背面皆刻三足鼎紋飾,分別題字“人在蓬萊第一峰”,“靜觀皆自得”,書風鋒芒盡顯,清勁有力。此對牌紋理自然,包漿古氣。片隅之地,又有如此纖細 之工,堪為罕見。明代中后期,隨著經濟繁榮和海禁開放,象牙、犀角等海外方物作為奢侈品而日漸流行,作為裝飾用 途的象牙牌即為一例。惟所見明代象牙牌飾中,論布局之繁 密,雕工之精致,無有逾于此件者。

 

本場歌德春季拍賣會的諸多文房類精品,無不精巧奇幻,古意蕩漾。盈盈一握中,仰飲歲月,直追古代帝王多寶盒中袖珍玩物之神髓,足以慰玩客藏家風雅閑適之心。

 


【編輯:顏媛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