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北京榮寶拍賣行第63期拍賣會中,中國書畫、瓷雜兩個專場共成交2481.81萬元,包括727件書畫作品和89件瓷雜。89件瓷雜中多為小件的文房用品,包括硯臺、筆筒、插屏、盆景、文具盒等,但成交價均不高,只有不到10件拍品價格高于10萬元,其余多低于5萬元。
在瓷雜中,多數(shù)拍品成交價為2~3萬元,僅有不到10件高于10萬元。其中一件清銅鎏金刻花嵌八寶盆景估價僅為9萬元~15萬元,成交價為64.96萬元。另外一件御制嵌玉石花卉博古插屏拍出33.6萬元,其余有幾件拍品的成交價略高于10萬元。
89件瓷雜以雜件為主,包括竹、石、木、牙,器型多為文房用品。近幾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熱度上升,文房用品作為一個新的類別出現(xiàn)在拍賣市場上,由于具有文人雅氣,受到市場追捧。在本次拍賣會中,嶺南書畫僅出現(xiàn)十余件,多為近現(xiàn)代名家作品。成交的13件嶺南書畫作品中成交價最高的是楊之光的《搖籃曲》,成交價為47.04萬元。
有多件作品拍賣估價僅為數(shù)百元,結(jié)果拍出10倍以上的成交價。
市場細分有利培養(yǎng)新買家
由于金融風(fēng)暴的影響,2008年藝術(shù)品市場出現(xiàn)疲態(tài)。為了與不景氣市場抗衡,不同的拍賣行都各施其法,意圖在傳統(tǒng)的書畫、瓷器市場之外開拓其他的市場渠道,主要開拓板塊集中為雕塑、版畫、奇石、硯臺等,其中把雜件市場細分是比較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可預(yù)期,在即將來到的2009年春拍中,將會有更多細分后的專場出現(xiàn)在市場中。從市場角度講,這種細分有利于培養(yǎng)新的買家;從收藏角度講,拍品的細分令收藏者能尋找到自己喜愛的收藏品,有利于收藏者專一而深入地研究和提高。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