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肯·里根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廖陽 2012-12-04

肯·里根 出生日不詳-2012.11.25  生于美國紐約

美國樂壇幕后攝影師肯·里根(Ken Regan)本來就長得英俊,兩道緊蹙濃眉、一雙凝神眼眸,外加一把大黑胡子,總給人凜冽的印象,再在胸前端起一臺長鏡頭相機,那種認真的態(tài)度更為他添了一抹帥氣。里根生前曾在《時代周刊》、《紐約時報》、《滾石》、《生活》、《人物》等多家美國媒體供職,因拍攝時總是考慮細致周到,他為自己贏得了自由出入搖滾明星演出后臺及其私人領(lǐng)域的特權(quán)。11月25日,這位曾替鮑勃·迪倫、披頭士樂隊掌鏡,為美國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拍照,備受各界名人肯定與信任的攝影師,因癌癥于美國紐約曼哈頓去世。里根的女兒蘇珊娜拒絕對外透露父親的具體病因及其生平年歲,而里根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也不愿確認里根的年齡,而稱他為“永不老去”。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幾場極具影響力的演唱會中,里根都曾參與其中,并用鏡頭記錄了當時的一切。比如1970年滾石樂隊辦過的幾場巡回演唱會,里根就是隨團跟蹤拍攝的官方攝影師;鮑勃·迪倫于1975年舉辦的“搖滾雷聲諷時事”巡回演唱會及1985年舉辦的“Live Aid”慈善演唱會,里根也都是隨團攝影師;而在參議院供職近半個世紀、被譽為美國近代最偉大議員的愛德華·肯尼迪(被奧巴馬稱為導(dǎo)師,也被形容為肯尼迪家族最后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成員),也將自己生命中最后40年的拍攝權(quán)交給了里根這位非官方個人攝影師;在美國演員克里斯托弗·里夫(因主演《超人》而聲名大噪)從1995年那場墜馬癱瘓事件復(fù)原后參加同學(xué)聚會時,里根也跑過去用相機記錄了里夫的一舉一動。

其實,那些高曝光率的名人在為自己挑選攝影師時,總是小心再小心,因為稍一疏忽警惕性,他們就只能哀嘆拍出來的不合時宜的照片將自己置于風口浪尖上。除了搖滾明星,里根也因為處事細心穩(wěn)重而為自己贏得了替一眾好萊塢女星如米歇爾·菲佛、茱莉亞·羅伯茨、朱迪·福斯特以及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的拍攝機會。當美國《人物》雜志試圖要為一眾氣質(zhì)剛硬的好萊塢男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哈里森·福特、羅伯特·雷德福等尋找最放松舒適的拍攝者時,里根也總是被雜志列為首選。

里根去世時到底是多少歲,沒幾個人能知道。他一向?qū)ψ约旱膫€人隱私保有嚴格界線,這種界線夸張到只有他最親密的家人才知道他的歲數(shù),也只有他的兩個女兒蘇珊娜和羅莉才知道他的手機號碼。甚至在好幾年前獲知自己得癌癥的消息時,里根也并未對外聲張,只是在逝世前幾周才告訴多年來一路走過的密友。“個人隱私是他非??粗氐囊粋€原則。”里根的好友蘇珊娜·伽德說。

里根將對個人隱私的看重,身體力行地貫徹到工作中。在生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里根曾說,因為從不為八卦雜志拍照,也從不拍那些讓人感覺有阿諛奉承之嫌的照片,里根才得以進入名人如常人般放松的生活領(lǐng)域。也因此,從這些雙方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中,里根自認拍出了一些好照片。比如,1985年為滾石樂隊創(chuàng)始人基斯·理查茲抱著幼女西奧多拉拍攝的那張黑白照,理查茲分明就是一個新生嬰兒那略顯疲憊的父親,而不是舞臺上那讓萬千少女為之傾倒的性感吉他手;在1975年為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與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拍攝的盤腿并坐于杰克·凱魯亞克墓碑前的照片中,里根也幾乎讓那段秋日時光停滯在兩人低頭交談的瞬間;最讓人動容的,是里根1974年為愛德華·肯尼迪及其兒子泰德拍攝的一張照片,照片中的泰德因癌變于幾個月前截掉了右腿,只能靠拐杖行走于走廊之中,愛莫能助的肯尼迪只能在一旁著急,眼神里卻都是默默的關(guān)切。

“我們信任他。”英國四重奏樂隊吉他手詹姆斯·泰勒在攝影集《零距離:肯·里根的搖滾影像》(里根去年出版的一本以眾多搖滾樂手為拍攝對象的攝影集)的后記中這樣寫道,“在他身邊,我們可以做自己,他甚至也成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理查茲和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分別為這本書撰寫了序言和引子。在這本收錄了400多幅照片的攝影集中,里根真實呈現(xiàn)了眾多知名音樂人的百味人生。很多樂迷可能大都見慣了賈格爾在舞臺上蹦蹦跳跳、風流倜儻的樣子,里根卻捕捉到了賈格爾與安迪·沃霍爾談笑風生及其在海灘上優(yōu)哉游哉的一面;麥當娜給眾人的印象一向是性感妖嬈,里根卻也為她拍了張在健身房舉起右腿扮可愛的俏皮照片。不過,里根拍的最多的還是鮑勃·迪倫。在迪倫70歲時,曾跟隨迪倫行走天涯的里根首次發(fā)布了一批迪倫最鼎盛時期的照片。卷發(fā)、喇叭褲、牛仔帽、無謂的眼神、挑起的嘴唇、百無聊賴的狀態(tài),照片中迪倫的穿著打扮雖然都帶著不同年代的烙印,但還是一如既往地性感到爆棚。

從現(xiàn)有的資料看,只知道里根的生日是6月15日,出生地為紐約布朗克斯,是父親威廉·里根與母親愛麗絲·道格拉斯唯一的孩子。13歲時,因為母親送了他第一部相機,里根開始迷上攝影。里根曾告訴媒體,還在少年時,他便已端起相機頻頻現(xiàn)身于美國1960年代迷幻搖滾巨星誕生之地——“菲爾莫之東”(位于紐約曼哈頓區(qū),靠近曼哈頓東村東6街),包括黑人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搖滾女歌手詹尼斯·喬普林以及阿爾曼兄弟樂隊在內(nèi)的早期青澀照片都被他收入囊中。里根甚至也因此成為“菲爾莫之東”創(chuàng)始人比爾·格拉漢姆的好朋友,在里根進入美國搖滾音樂圈的途中,格拉漢姆貢獻不菲,他不僅為里根打開了搖滾之路,也讓他從一開始就結(jié)識了一大批保持長期合作關(guān)系的搖滾明星。

除了熱鬧刺激的搖滾樂之外,里根也為體育明星拍照,一拍也是幾十年。1975年他為拳王阿里與喬治·福爾曼于非洲扎伊爾拍攝的那一組以“叢林中的戰(zhàn)斗”為名的拳擊爭霸照,就被大量報刊復(fù)制轉(zhuǎn)載。在1980年代全盛時期,里根被各類明星邀約做專職攝影師達15次之多,拍出的照片有300多萬張。

在2010年接受一本名為《調(diào)皮小子》的雜志訪問時,里根被記者問及,怎樣才能拍出一張性格色彩突出的照片。除了就構(gòu)圖與用光等做常規(guī)性技術(shù)審美的解答外,里根還說,“如果你能捕捉到其他攝影師沒有的畫面,你的照片往往就會與眾不同且讓觀者感興趣。比如,你可能看過數(shù)百次搖滾明星在臺上光芒四射的樣子,但他們在飛機上、在家中、在后臺的狀態(tài)你有沒有看過?這些不被人察覺的細微角落,才是我最喜歡拍攝的地方。”為了得到那些明星狀態(tài)松弛的珍貴照片,里根常常因醉心工作而從來沒有休假過,暗房也是他獨自一人呆過時間最多的地方。這種拼命勁讓所有與他接觸過的人都印象深刻。

英國披頭士樂隊御用攝影師哈里·班森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在披頭士樂隊于1964年2月7日首次抵達美國肯尼迪國際機場時,是里根第一個沖上來拍攝了披頭士的一串照片,“當我們的飛機滑行到停機坪,我們從機艙往外看時,里根是我看到的第一個跑過來拍約翰·列儂的人。”班森回憶說。后來,里根也為披頭士拍攝了一張四人坐于馬車上扮鬼臉的照片,于是,披頭士四人也在那張橫穿斑馬線的標桿攝影作品之外,在攝影史上留下了一份俏皮。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