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尹少淳:美術教育要改革,就必須松褲帶子

來源:美術報 作者:李力加 2011-12-10

為期15天的“國培計劃”培訓,最終以教育部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少兒美術藝委會主任、國家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導尹少淳教授講座《宏觀與微觀——美術課程標準修訂概覽》收官。尹少淳教授用隱寓的方式,為一線美術教師們解讀《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制定、實驗、修訂的過程和思路。引領美術教師,對基礎美術教育更深入地理解。

 

美術教育:松松褲帶子

 

他用“褲帶子”、“藥丸子”形象地比喻當下的教育:與美國的教育相比,中國的教育太緊。他認為:“中國的教育要改革,就必須松褲帶子。”美術教師要將枯燥的美術學科知識,例如,畫面的規(guī)格、比例、空間、肌理、材質、結構、色彩、形狀等等,用有趣的形式來包裝,使孩子們愛學,幫助小學生理解各種美術語言。由此,引導孩子們用手操作工具,運用特殊的技巧,改變材料的形態(tài),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最終達成美術教育的目標。

 

美術教師:精選教材內(nèi)容

 

對于美術教師的成長,尹少淳說,自2000年美術新課程改革啟動至今,我國農(nóng)村的美術教育依舊還處于尚未開發(fā)的“處女地”。比如,缺少大量的專職美術教師;在職教師美術專業(yè)知識薄弱等情況。農(nóng)村美術教師在美術課程標準的引領下,需要堅持美術課程的視覺性、時間性、人文性、愉悅性,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解析美術教材,主動精選課程內(nèi)容,拓展美術學習方式,堅持評價體系,開發(fā)利用當?shù)嘏c身邊的各種美術資源。在自我實踐中,促進美術教師專業(yè)成長。

 

美術課堂:培養(yǎng)對知識的渴求

 

對于美術課堂教學,尹少淳認為,要從禽鳥的成長之中獲得啟發(fā)。例如,一些動物出生以后就與上一代“割裂”了,而哺乳動物所具有的養(yǎng)育期,增加了兩代人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從而使學習行為得以產(chǎn)生。因此,美術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學習能力。只有分析才有思維,啟動思維才有結果。作為美術教師,一節(jié)課堂教學不能面面俱到,要集中力量解決一個問題,然后“二方連續(xù)”,進行不斷深入地拓展。

 

最后,尹少淳對美術課程性質又做了形象的解釋。“兩種取向的美術教育,如同一個人的兩個腳。一腳踩美術,一腳踩教育。如何平衡,或者有所側重……”他告誡各位美術教師,要掌握好這兩個方向的側重性,不能夠“金雞獨立”,造成偏離。

 

至此,教育部“國培計劃”(2011)中西部省農(nóng)村骨干教師培訓兩周的學習任務圓滿完成。來自全國的32位專家和主講教師、44名學員,來自浙江省金華、杭州、平湖、嘉興三市地600多名美術教師們,共同為中國基礎美術教育的發(fā)展留下了新的足跡。

 

李力加 浙江省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編輯:成小衛(wèi)】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