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天蠁樓”舊藏文物將亮相廣東崇正秋拍

來源:99藝術網(wǎng) 2014-10-28

數(shù)件 “天蠁樓”舊藏文物將于12月亮相廣東崇正秋拍,其中包括清四王之首的王時敏《蒼巖晚翠圖》卷,元代馬文壁的《春云欲雨圖》以及廣東著名詩人、書畫家黎簡的十開《山水冊頁》等,均是市場難得一見的重要文物。

王時敏 《蒼巖晚翠圖》卷  尺寸:高31cm,畫心長319.5cm,引首長120.5cm,后跋長290.5cm。

 此件長近8米的山水長卷是清“四王”之首的王時敏仿梅道人之作,全幅秀潤華滋,為“天蠁樓”重要藏品之一。作者自款:“梅道人有水墨長卷,深得巨然三昧,丙子夏日戲仿其意似孟函老世翁覽教”,孟函為宋元春,王時敏好友,從署款上看,應是丙子崇禎九年(1636年)所作,同時任有剛題引首并跋,張學曾、董元度、容庚等先后題跋,在容庚《頌齋書畫小記》著錄此作自明、清至近代遞藏有序、品相完好,是殊為難得之佳品。

天蠁樓藏 (元)馬文壁 《春云欲雨圖》(錢思復題詩) 縱139cm 橫53cm  

 注:吳灝題簽
鈐?。悍鲲L馬生、文壁、錢氏思復、曲江草堂。
藏章:畢瀧藏書畫記,曾藏錢夢廬家。
款識:(一)春云欲雨,文壁為沖華作。
(二)南宮之后有房山,房山之后作者難。半山云蔽樹身濕,一道雨挾溪聲盤。披圖覺我衣襟爽,落筆令人毛發(fā)寒。獨羨草堂高世士,此生夢不到邯鄲。曲江老人題。
題簽:元馬文壁春云欲雨圖真跡神品,南海黃氏天蠁樓珍藏,子玉拜觀因題。鈐印:吳灝、子玉。
注:此作由錢思復題詩,由畢瀧、錢夢廬、黃詠雩遞藏。

關于天蠁樓與黃詠雩

民國廣東名士黃詠:(1902-1975),字肇沂,號芋園,廣東南海人,為黃顯芝先生第四子。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任廣州市商會執(zhí)委、常委,廣東全省商會聯(lián)合會主席,廣州市參議員,廣州市政府地政局秘書,廣州市愛育善堂整理委員會主任,廣州河南仁豐米機廠經(jīng)理,廣州第二糧食加工倉儲股長等職。愛好詩詞,有“南海詩人”的美譽,早在二三十年代,即以詩詞著稱于嶺南文壇,與黃祝蕖、黃慈博、黃任恒并稱為“四黃”, 天蠁樓為即為黃詠雩之書齋名。上世紀30年代,有嶺南三大名琴之稱的天蠁琴被黃詠雩以重金收得,黃大喜過望,即時將書齋命名為“天蠁樓”,并請葉恭綽親筆題匾額。黃詠雩著有《芋園詩稿》、《天蠁詞》等,是集學者、教育活動家、工商企業(yè)家及社會活動家、慈善家于一身的嶺南名士,又為嶺南著名鑒藏家,天蠁樓曾經(jīng)珍玩云集,古畫薈萃,石濤、八大山人、沈周、文征明、黃公望、王時敏等,雅集于此。

葉恭綽題《天蠁樓》

 

 天蠁琴

天蠁琴傳為唐代成都名琴匠雷氏所制,為詩人韋應物所有。此琴在嘉慶年間一位姓石的秀才以千金購歸嶺南,后為海山仙館的主人潘仕成收藏。上一世紀三十年代黃詠雩以重金收得。土改時,黃詠雩被工作隊定為奸商、地主,要執(zhí)槍決,后幸得南海農(nóng)會認為他并無血債,建議改為罰巨款釋放。黃隨即將家中文物任廣州博物院人員收購,賣大量藏品來抵交了罰款,天蠁琴與其它重要的文物由此歸入了廣州博物館和廣州美術館(即現(xiàn)在的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

相關新聞